小度写范文[[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里-]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里模板

2022-07-21 12:10: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度写范文[[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里-]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里模板》,欢迎阅读!
贺兰山,红中,满江红,满江,哪里

[[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里?]满江红中的贺兰山在哪里

岳飞揭开不周山之谜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千百年来广为流传。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曾引起不少学者对该词的争议,其中就有贺兰山地理方位的确定问题。有些学者认为,贺兰山在南宋时属西夏国,而岳飞抗金的路线是直指金国大本营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内)。词中贺兰山和西夏实是南辕北辙,地理方位不相符合,甚至有人怀疑并非岳飞所作,而是明人托名所作,依此而言岳飞确实未曾到达过这个地方,提出质疑看似不无道理。还有人认为贺兰山是泛指而非实指,文学上惯用的比喻手法。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究竟是实指还是虚指?我们可以试着通过词中要表达的主旨将两者紧密联系起来。 我们先来回顾一段神话,据《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神共工是炎帝的后裔,与黄帝家族矛盾重重。帝颛顼接掌宇宙统治权后,反叛的诸神推选共工为盟主,组建成一支军队,突袭天国京都。一场酷烈的战斗展开了,帝颛顼的部众越杀越多,共工的部众越杀越少,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共工举目望去,不周山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去路,此山其实是一根撑天的巨柱,他在绝望中发出了愤怒的呐喊,朝不周山拼命撞去,只听得一阵巨响,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他拦腰撞断,横塌下来。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脚,身不由己地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线路。另一方面,悬吊大地东南角的巨绳被剧烈的震动崩断了,东南大地塌陷下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

见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和江河东流、百川归海的情景。可见共工之怒,震天动地,日月星辰换位,江河百川东流归海,其怒不可不谓是怒中之极。

《满江红》词中贯穿始终围绕一个怒发冲冠的字,与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的恰好相同。词人想借用贺兰山缺引出上古大神共工之怒,向世人表达自己愤怒到了极点,已经达到了发怒的最高级别----不周山之怒。无独有偶,后人在描写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的词曲中,冲冠一怒为红颜,就是引用《满江红》中怒发冲冠之意,表示愤怒的级别已经可比名将岳飞的冲冠之怒。

词人处于靖康耻,犹未雪,徽、钦二圣被金人掳走,大片国土沦丧,同胞被欺凌的大背景下,身为一名大宋臣子,爱国战将,肩负保家卫国的重任,受此奇耻大辱,满腔怒火不言而喻,此刻之怒可比当年共工争帝兵败,怒触不周山的心境,恨不得饥餐胡虏肉渴饮匈奴血,踏平贺兰山缺,誓与金兵血战到底,抒发了作者收复黄河以北领土的强烈愿望,词中意境恰与岳飞名句还我河山!相吻合,表达了作者迎回二圣的决心和捍卫国家领土完整的态度。 然而,共工所触之不周山到底在何方?这是一直以来学术界广泛争论的话题,《山海经》中大荒西经里的描述,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正与贺兰山有可以连接荒凉漠北和富庶内地的险要山峡相印证。贺兰山地处温带荒漠与温带荒漠草原的分界线,又是西北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水岭。山谷内多岩画,年代无法考证,构图奇特,形象怪诞:既有个体图像,也有组合画面;既有人物像、人面像,又有动物、天体、植物符号和不明含义的符号,诸多岩画图案与《山海经》中所

描述出产的珍禽异兽相吻合,可以断定贺兰山在远古时代就是华族的圣山——天柱不周山。

综上所述,《满江红》中贺兰山的真实含义并非抗金路线上的实体坐标,在南宋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贺兰山就是共工怒触的天柱不周山,由此揭开了困扰诸多学者的不周山之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770cac75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f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