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

2022-10-29 21:14: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舟过安仁》》,欢迎阅读!
安仁,下册,人教,语文,年级

总第( 6 )课时

学习 内容

第五课《舟过安仁》。

《舟过安仁》是新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一首。《舟过安仁》以新奇的角度写渔童行舟过江,以伞作帆,张伞使风时天真、活泼的情景。对正在经历童年的孩子来说,童年故事应该是不陌生的。所以,教学中我利用他们的阅读期待,



分析 学情分析:

调动起学习的兴趣。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七言律诗积累,知道学习古诗的几个步骤和基本方法。学生对于小组活动的展示充满兴趣。在这首诗的学习之前,已经学过一首关于童趣的《牧童》,对于这种浅白易懂,充满情趣的诗歌兴趣浓厚。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 目标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小童的形象; 3、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

学习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当时的画面。

教学难点:感受小童的形象,体会诗人对小童的喜爱与赞赏

学习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师活动

一、回顾导入。 背诵《牧童》。

学习 过程

二、初读诗文,整体感悟。

1、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请同学们朗读《舟过安仁》。 2、在这首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三、品读诗文,理解诗意。

1、小组合作探究,了解诗意,理解字词,逐句解决。

2、老师参与学生的研究。用学习《牧童》的方法学习第二首诗。


1)“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说说诗意,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释义:一只小船上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把篙收了,棹停了,坐在船上。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释义:十分奇怪为什么没有雨,他们也把伞张在那儿,原来他们是在遮雨,而是别出心裁,用伞试风。)

3、两个孩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从哪些字词看出来?

4、朗读诗句,读出孩子的调皮,感受那悠闲的画面。 5、把两句诗意连起来说,并加上自己的想象。 四、拓展延伸,想象画卷

1、比较两首诗的人物,你更喜欢哪位诗人笔下的“顽童”?为什么? 2、背诵古诗。 四、总结。

默写《舟过安仁》。



默写《舟过安仁》背诵古诗。把《舟过安仁》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5 古诗三首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板书 设计

课后 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79fb3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