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读后感

2023-03-05 03:0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腊八粥》读后感》,欢迎阅读!
腊八粥,读后感

《腊八粥》读后感

《腊八粥》读后感

《腊八粥》读后感1

腊八粥是我国广大农村腊月初八这天喝的。而今天我的故事《腊八粥》却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故事说有一户人家,有老两口和一个娃。老头子天天下地干活,有时还拿回不少银两;老婆省吃俭用。她还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照样穿。而那个娃子,却好吃懒做。不久,家里什么也没有,只有地缝里的一些食物。最后,小两口死了。 小两口死的原因我知道:它们不把老头子和老太婆的话放在心里,而是左耳朵听,右耳朵出,谁也不干活,针不拿,灶房不进,知识不学,油瓶倒了也不扶,人家有困难,也不帮助这样下去,两小口能干什么?等房顶破了、食物稀少时才真正地明白两老口的话,可是已经晚了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出力,不能一直好吃懒做,吃不愁,穿不愁,这可不行。家里的摇钱树,全都是靠双手得来的。 读了《腊八粥》,让我明白:天上不会掉下来馅饼,一定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来养活自己!

《腊八粥》读后感2

这是一篇纪念文章。是冰心纪念母亲逝世的文章,《腊八粥》别出心裁,通过农历十二月八日煮腊八粥的风俗,抒发了自己对母亲的深切怀念。

冰心母亲的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和栗子。小的.有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冰心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吃。

这篇文章具有肃穆与天真的感人力量。冰心用轻柔的笔致书写母亲煮腊八粥的往事,真是能从一篇文章中悟出很多道理呀!

《腊八粥》读后感3

读了《腊八粥》这篇文章,我觉得:人应该要勤劳,不应该好吃懒做。文中的主人公,爸爸妈妈去世了,看米缸中的米还是满的,衣柜中的衣服还有一整柜,便不去劳作。他整天在家里游手好闲不干一点事。到了冬天,家中已经没什么吃的了,邻居看在去世的老人面子上,东家给块馍,西家给碗汤,这才能吃段日


子。到了腊月,天寒地冻,家中没有火,只好卧在凉炕席上。这时,他们发现了砖缝中有米。豆什么,就一粒一粒抠出来,放到锅里去煮。谁知,刮来一阵大风,房子已多年没修,禁不起大风一刮,房子马上塌了。

故事中的主人公到了没有吃的,没有穿的时候,才后悔莫及。可是,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可买的。因此做事应该考虑后果,不然到了最后才后悔,这是没用的。只有在事情还未发生前,阻止它,我们才不会后悔!

《腊八粥》读后感4

《腊八粥》是一篇散文,它是一篇冰心奶奶对童年回忆的文章,从文中的字里行间我感到这散文不仅是描写腊八节,而且还纪念周恩来爷爷,因为周爷爷的忌日正好是腊八。冰心用详细的笔调写出了孩子的心声和对周恩来爷爷的深深怀念。同时也让我了解腊八粥这种粥是要用十八种干果做的,这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吃起来也十分香甜可口。

“腊八粥”是冰心对童年回忆的散文中对突出的,她并非一篇纯粹的怀旧文字,在这篇文章中最拨动读者心弦的是孩子们为了煮腊八粥来纪念周恩来爷爷,这更突出了他对人民的关怀和帮助已经深深刻在当时的男女老少心里。

在文章中,冰心也曾因国内战乱而不得不背井离乡,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是毛泽东、周恩来等几位同志英勇奋斗,用他们的精神让人民拿起武器与敌人抗争,最后换来了和平。所以我们更应该尊重他们。

作为新一代的少先队员,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用取好的成绩来报效祖国,让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86a83d31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a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