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常规教学反思(3篇)

2023-04-01 07:39: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陶艺常规教学反思(3篇)》,欢迎阅读!
陶艺,反思,常规,教学

陶艺常规教学反思(3篇)

陶艺常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3篇〕

四、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增加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认识,培育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

对本课的教学,首先制造神秘气氛,我课前有意拿个紫沙壶喝茶,激发学生好

升自己的课堂阅历,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我整理的陶艺常规教

奇心和求知欲,而我也不急与给出答案,而是接着带着大家去参观学校附近的民间

学反思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关怀。

陶罐厂,到了那里答案豁然开朗,但大家求知欲更加高涨,问师付,问老师,似乎

陶艺常规教学反思1

有问不完的话题。这都为学生后来收集资料,欣赏和理解课本陶艺作品起到了主动

陶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枝珍宝,早于世界二千多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作用。

本课从我国陶瓷进展史着手,介绍了陶与瓷的不同,及由此延长形成相关的各个种

在学生动手方面,由于有了现场亲历和欣赏理解,再加上陶艺较为贴近学生生

类。内容图文并茂,便于理解,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贴近课程内容与目标。

活,农村孩子大多都玩过泥巴,所以都能利用刚教的和刚见的方法制作陶艺习作;

教学目标

陶壶作品是他们最亲近的物体,做的人也就多,基本能以拉胚方法学着做;但也有

一、学习陶艺的进展史,理解其在不同时代的特点及功能作用。

不少同学奇想连篇,做出了许多怪异造型,由于本次作业只有个大方向,不给具体

二、通过欣赏陶艺作品,能谈谈自己对陶艺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

要求,所以只要是健康向上的,我都予以鼓舞,而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种气氛中尽

创作热情。

情发挥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教师只在旁边作些技术性指导和启

三、学习陶艺制作过程与方法,能借助学习工具,以胚,搓,揉,挤,压,粘

发性引导作用;准时觉察优秀习作,对落后学生也多鼓舞和主动评价,整个课堂气

贴等法制作陶艺习作。



3


氛学生都沉醉在一种自由,民主和愉悦的气氛中完成习作。因此这节课取得满意的课堂实效。

陶艺常规教学反思2

刚讲完学校的公开课,就有一些老师对我说“这节陶艺课上的真不错,学生的作品太丰富了,太精致了!”“我用手机拍了十多张学生的作品……”是呀!学生在这节课上的表现的确杰出,许多作品都出乎我的意料,更没想到会受到听课老师的广泛好评。课下我进行了认真反思。

一、依据《课程标准》。我将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沟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作用,利用想象中的求异转变,外形借用,打开了学生想象的思维。

二、多媒体的运用。尤其是接受三星堆青铜器等课件的展示和讲解,学生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激发了他们创作和想象的灵感。

三、小学生都宠爱玩泥巴,也是这节课胜利的因素。我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给他们创设了求异中有转变,借鉴中有创新,创设使学生获得胜利的宽松环境,使学生真正做到了全身心的投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的调动起自己全部的主动性,每个人的想象力、创造力毫无保存的发挥到了极至。在制作过程中,没有丝毫的倦意。与其说是学习陶艺倒不如说是学生的娱乐享受,可见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而老师也只能是一个参与者、引导者、组织者。

再细想一下,不宠爱学习绘画的学生是常见的,而不宠爱玩泥巴的.学生又有几个呢?在江苏渐江一带的小学里,特地开设有陶泥课,建立专用教室,有专职教师。那里的学生可以在“玩”中享受胜利的快感,极大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而我们平顶山的学生,没有那样的幸运,有的教材中没有陶艺课,有的教材中有两三节陶艺课,而教师又没有条件上好它。我想我们更应当关注陶艺课。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在陶泥的制作过程中,最能锻炼学生的就是空间感、立体感和手脑的协调能力。与绘画和其它手工不同,陶泥更侧重立体呈现和空间的表现,有教强的真实性并且简洁上手,做出的作品,可彩绘、可烧制,作为自己的艺术品保存下来。它是小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空间感、手脑协调能力和耐烦、细心等品质培育的良好途径。因此,我更想呼吁我市的中小学要主动关注这一课程的开展,多为学生创

4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97006a01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e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