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比喻复合名词的语义对比

2022-12-23 17:59: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日比喻复合名词的语义对比》,欢迎阅读!
语义,比喻,中日,名词,复合

中日比喻复合名词的语义对比

摘要:复合名词的先行研究多以构词法角度出发,所以关于中日比喻复合名词词意差别的研究几乎没有着手,还有很大的空间。本论文根据一些先行研究,从中日比喻复合名词的对比出发,根据中日文化背景和中日比喻表达的差异试着进行中日比喻相关的复合名词研究。然而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又决定着语言现象,虽说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息息相关但是中日文化间也有着巨大差异。在这次对比中,发现中日词语表达的异同,和考察中国日语学习者易误用的复合名词。 关键词:复合名词;中日文化;比喻

1.前言

比喻分为隐喻,换喻,和提喻。比喻手法经常在日本文学作品中被使用。本稿以含有比喻意义的复合名词为中心,研究中日比喻复合名词在词义方面的差异。这有利于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学习和使用比喻复合名词的时候,了解差异的基础上并且能更好的使用。 2.复合名词

从宏观上来看单词是由要素组成的,单词可分为不可再分裂的有意义单要素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要素。日语中单词大概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又可从分为复合词和派生词。本稿所研究的复合词又可从词性分为复合名词,复合动词,复合形容词,复合形容动词和复合副词。本稿针对复合名词进行研究。 2.1比喻复合名词的定义

对于怎么研究比喻复合名词还没有很确切的定论。因使用隐喻,换喻,和提喻手法组成的复合名词,就被称为比喻复合名词。 3.中日比喻复合名词的对比

中日有很多关于比喻的惯用语,其中有一部分是伴随着汉字的传入日本,一些惯用语也来到了日本。但是中日惯用语的说法未必相同。例如汉语鸡眼,日语却写做「魚の目」。为了便于对比,本稿的研究对象聚焦关于人体各部动物的比喻词进行对比。分析本体和喻体的中日差异。 3.1关于人体器官的比喻词例

关于人体器官的比喻词例表示形状的复合比喻词偏多。就相同本体而言,喻体的差异性虽有,但是不太显著。由此可以看出中日生活习惯和词语使用偏好的差异。

3.1.1眼睛

汉语 鸡眼 猫眼 金鱼眼 金鱼眼 金鱼眼 日语 魚の目 猫眼石 横目 尻目 団栗目

中日都是把比喻为小而圆的,或者是扩张成透过它能看到内部的东西。例如门上面能从门内看到门外状况的东西,汉语叫猫眼,日语叫做猫眼石 3.1.2面部

汉语 瓜子脸 鹅蛋脸 严肃脸 五官佼好的人 厚脸皮 像尼姑一样的脸 像阎王一样的脸 喜相脸

日语 瓜実顔 卵型顔 仏頂面 器量よし 鉄面皮 尼顔 閻魔顔 恵比寿顔 以上列举出来一部分中日关于面部的比喻复合名词。多数词语都是从形状认知出发,以形状物作为喻体。例如汉语把脸一种形状,脑门圆润下巴尖细成为瓜子


但在日语中却成为卵型顔。在汉语中把这种脸型比喻成瓜子”,在日语中却比鸡蛋 3.1.3鼻子

汉语 蒜头鼻 酒糟鼻 酒糟鼻 酒糟鼻 鹰钩鼻 鹰钩鼻 趾高气扬 日语 団子鼻 獅子鼻 石榴鼻 胡座鼻 鉤鼻 鷲鼻 棒鼻 鼻高

关于鼻子的比喻复合名词也是大部分关于形状的。例如,鼻头圆圆大大的在汉语中比喻成蒜头鼻,在日语中称为団子鼻。在这背后有着文化差异的原因,在第三章中会有涉及。 3.1.4腿部

汉语 萝卜腿 猫步 桌子腿 罗圈腿 无外八字 日语 大根足 猫脚 蝶足 蟹股 猿股 鎌足

以上列举的这些关于腿部的比喻复合名词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罗圈腿蟹股蕴藏着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当然也有相同的萝卜腿”“ 大根足 3.2关于动物的比喻词的语例 3.2.1

关于猫的比喻复合词,在中日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在日语中,有很多关于猫的比喻复合词。而且这些比喻复合词和中文联系甚少。例如,怕烫在日语中表达为猫舌,但是汉语中却没有这个表达。

而且猫在中日比喻复合名词当中的形象也不同。例如在汉语中三脚猫”“ ,都是表达负面意义,做事不熟练,不值得依靠”“脸上有食物残渣的样子还有汉语中的猫哭耗子,表达猫是一种狡猾,不忠诚的形象。而在日语中,更多的是利用猫可爱的姿态,表达正面,积极的意义。 3.2.2

汉语 带鱼 鲣鱼 石鲈鱼 潜鱼 如鱼得水 鱼龙混杂 打马虎眼 日语 太刀魚 松魚 鶏魚 隠れ魚 無し 無し 鯖読み

日本的鱼多种多样,鱼也作为日本人主要的食物,对语言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日语的鯖読み翻译成中文为打马虎眼。这个词语的喻体就可以看出中日差异。在日本马不是一种常见的动物,而鲭鱼却是日本人餐桌上经常见的食物。反而言之,在中国的大陆文化中,马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深受人们喜爱,并反映在语言当中。 3.2.3其他

汉语 芝麻大 瓮中之鳖 案板上的鱼 金蝉脱壳 冰山一角 抓住龙头 蜻蜓点水 日语 すずみの涙 ふくろのねずみ まな板の鯉 もぬけのから 氷山の一 牛耳る からすの行水

汉语的蜻蜓和日语的カラス对应。蜻蜓是对于中国人来说经常在水塘,河边见到的飞行动物,中国还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用蜻蜓表达自然景象。而カラス则是日本人每天都会遇到的飞行动物。

芝麻老鼠龙头牛耳蜻蜓乌鸦中日关于动物的比喻词虽然差异明显,但是也有相同之处,需要有所注意。 4.中日比喻复合名词差异的原因

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连。语言反应了文化,文化决定了语言。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社会性并不是独立发展,也不是自然的发生,自然的消灭。

文化影响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语言形式总是受语言以外的社会因素制约。文化是人类生活发展的基础,学习语言也就是在学习文化,不能把语言和文化割


离开来。不能很好的理解外语的文化现象也就无法掌握那门语言。 4.1地理环境

日本是岛国,被海包围,海文化在日语中被充分反映。是文化现象造就了比喻复合名词的诞生。中日地理环境和文化的不同,对一些客观事物的描述和把握就不同。例如日语中,关于鱼和海生物的比喻复合名词就有很多。例如前文中所列举的:蟹股,鯖読み,魚の目等等。 4.2风俗习惯

猫在日本文化中有着很重要的存在。对比中国的动物世界,日本有专门记录猫一天生活的纪录片。因为猫的可爱,日本民族对猫有很大的偏向。但在中国文化中的猫形象确是狡猾的,神秘的,难以捉摸的。例如:猫糞,猫舌,猫背等等。 5.结语

由于文化的不同,导致认知背景的不同,从而认知结果的产物语言表达方式也不同。这一点反应在中日喻比复合名词的差异上。

本文通过对部分中日比喻复合名词,试图加深日语学习者对于日语的理解。在异文化交流过程中,在了解这些差异的基础上,会减少误会,增进语言能力。当然还有很多没有研究到的中日比喻复合名词,今后希望用充实的语料库进行研究。

作者简介:王翔宇(1994.11),女,内蒙古包头人,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东北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9d15f787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