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日记的格式

2023-03-31 12:06: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生日记的格式》,欢迎阅读!
小学生,格式,日记

小学生日记的格式

小学生日记的形式,常用的有:

1、观察日记。把看到的人物、事物、景物记下来,每次观察最好截取一个侧面,写出特征,反映一个中心。

2、活动日记。记下参观访问活动、学校班级少先队非政府的各项活动、家庭活动、同学之间非政府的存有意义的活动等等,出席一次写下一次,一定必须把握住要点写下。 3、思考日记。(或叫心灵日记、自我教育日记、“道德感悟”日记)把自己对现实生活中的优缺点和心理活动或道德品质成长变化过程摘要记下来。

前两种形式多见于应试,后一种形式建议较低,宜在高年级中存有针对性地指导试用。 4、剪贴日记,把自己喜爱的邮票、图画、照片贴在日记本上,并按意图写上来源、目的、意义或说明文字。

5、信息日记。把看见的、听见的、有价值的最新信息记下来。

6、气象日记。把当天的天气、温度、风力、风向和出现的特殊的自然天气现象记下来。

7、台历日记。把周围实实在在出现的关键事情如实简要地录在台历上,太少则一句,多则一段话。

8、摘录日记。把看到或读名家语录、格言、座右铭或写人状物的优美诩句摘录下来。 9、自学日记。把课本上教给的、课外书写作印象较深的心得体会、M18x记下来。 10、实验日记。如养花、种向日葵或搞科技小制作,把过程、结果记下来。 一、鼓励学生自带材料库——所写就写下

日记内容可以由学生来确定,也可以由教师有意识地开展一些活动来作为日记内容。无论哪种方式都是为了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养成随时记录的好习惯。当然这种记录是让学生用较为简短精炼的语言去记录主要内容,觉得该记、想记,就写在专门的本子上——美其名曰“想写就写”。如在一节中队活动课时,我组织学生们进行了扳手腕的游戏,他们的积极性很高。我有意选了三组进行比赛:男女生对抗赛(男生个子矮小,女生高大);实力相当的男生(或女生)较量;个子高大和矮小的男生(或女生)对抗赛。这样一来,教室里的热烈气氛可想而知。学生们有看热闹的,有提前猜输赢的,更有呐喊助威的。比赛一结束,我马上让学生们把情景记下来,作为写作素材。结果是学生人人都想写,人人都有可以写的东西。这也为他们以后的写作开了一个好头。 二、文学创作形式多样


日记的形式很方便,最容易将口头语言变为书面语言,也能进行各种文体训练。但是如果天天写,学生就会厌烦。因此,可以把写作形式改一改:

随文撰作——每研习回去一篇课文后,使学生动笔写点学后的体会与心得体会,心里想要什么就写下什么。当然无法建议太高,几十字、一两百字都可以,只要就是自己的真实体会即可。读完之后再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使学生互相学习。

只有让学生敢于表达,善于表达,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这样的练笔才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有价值的。因此,每学完一篇课文,我都要求学生写写,把这看作是一次倾诉的机会。

轮流日记——将班上学生分组,每组四人,其中写作能力弱一些的出任副组长。组员轮流写日记,每天一人写下,读完后由副组长非政府展开组内交流、评价、再修正、写下建议,星期五交给教师处展开审查。每周文学创作内容由组员共同研究,自己回去制订题文学创作。这个日记本就是全组的“共计财产”,小组成员都很珍视,文学创作时都很用心。特别就是文学创作差一点的组员写下不好之后,经过大家评议要是真的不好,往往还可以自觉地再次写下,这样就大大地提升了文学创作兴趣。

小组合作写日记,既能取长补短,又能培养团队精神,大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这一活动还可以家校互动,请家长参与其中,对孩子既是鼓舞,又是激励。

此外,代莱《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不断扩大课外阅读量也搞了具体内容规定。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报纸、书刊、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教给许多课本所未科学知识,而这些科学知识恰好满足用户了学生疑惑、求知欲的市场需求。因此,融合这类写作,可以引导学生缔造、写下大评论、撰写科幻故事等。做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利用不好语文教材中一些童话、科幻作品及名篇中所蕴藏的多样情感力量,通过具体内容的课文内容去创设具体内容情景,从而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唤起学生的想象力。可以针对课文的空白处展开卷本,例如《小珊迪》一课,卷本“小珊迪被马车撞到了返回家的情景”;也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缔造,例如研习回去《坐井观天》时程写下“青蛙从井里冲了出……”;也可以根据古诗意境逸闻,例如自学《送来孟浩然之广陵》时,可以使学生逸闻。

创造潜力,人人都有,关键看教师如何认识、发掘。要以积极的态度去了解学生的思维特点、认知现状、情感体验,积极创设环境,营造氛围,热情地鼓励学生的“表达”和“表现”。切忌把创新思维定位太高,对于小学生习作来说,能逐步把“再现型”水平提高到“表现型”水平,把他们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就可以了。所以,应根据不同的习作确立相关的创新思维训练目标,在习作教学中不断发现、鼓励学生的创新发现,将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表现”热情,为习作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多种形式的评阅评价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0f30594c2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8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