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米讲心经第一

2022-08-08 22:04: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老米讲心经第一》,欢迎阅读!
心经,米讲

顶礼无上世尊。顶礼南无释迦牟尼佛。 现在开始讲经。 第一课。解释经题。

此经是大乘经典,如来为发大乘心者说。摄取大部般若六百卷要义,故前无如是我闻,后无信受奉行。

其他经卷,前有如是我闻,表示亲聆世尊教诲。 不妄言语。

后有信受奉行。以示纵多有情肯信肯行。 全经260字,文约义丰。

不仅六百卷般若之奥旨,收摄无遗;即一大藏圣教之要义,包括殆尽。 实为成佛之指南,利生之法宝也。无论僧俗,均宜研究。 现今先解释经题,后解释经文。 题为一经之总,经是一题之别。 题中总纲既明,经内之别义自易。

前七字是别题,别在此经,是此名,与其他各部不同。 后一字是通题,是经,非论。 般若,音波惹。 是梵语,即印度语。

印度人自称梵天苗裔,故自称其语言为梵语。 此二字,是音译。 字是华文,音是梵音。

翻译佛经时候,有五种不翻,此是尊重不翻。 第一,名多含不翻,如婆伽梵含六义等。 第二、秘密不翻,如神咒等。 第三、尊重不翻,即般若等。

第四、顺古不翻,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等。 第五、汉语中所无不翻,如阎浮提等。 般若二字,可以近似做智慧解。 但是智慧,又不足以尽释其义。 勉强翻译的话,妙智、净慧,可。

此妙智,人人都有,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 世尊成佛之日,感叹——

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祇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显现。

众生都具佛性,因迷,而成烦恼,而成凡夫。 诸佛悟此,而成菩提。

般若有三,实相般若、观照般若、文字般若。

观照般若,是在静坐定中,观照真俗,依真成俗,全俗即真。 比如本经文中,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是观照俗;一 一空去,是照真。 真俗圆融,得以成佛。

实相般若,如《金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见诸相非相,即是照见五蕴皆空。


般若,可以理解称为最高的智慧, 得到这个最高的智慧,与佛等同。 不仅仅,具有各种神通。

修行者,依照世尊的教诲修行,目标就是成佛,具有这个最高的智慧,般若。 经题中的“波罗密”,可以翻译称为——达到彼岸。 是个比喻啦。

所谓凡夫,都在此岸, 成佛,到达彼岸。

此岸,就是凡夫生死轮回之地, 彼岸,就是圣人涅槃安乐之所。

此心迷时,则居此岸;此心一悟,即到彼岸。 这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本意。 悟什么呢?

醒悟——我也是佛,下定决心修行,久休乃至于累世修行,即可成佛。 经题中的“多”,有两种解释, 其一是,做“定”解。 其二是,做“达”解。

菩萨修行,必须定慧均等,不偏不倚,即“中”,这个就是“定”解。 做“达”解,就是众生通过修行,获得最高的智慧“般若”,而达到彼岸(波罗密) 经题中的“心”,好难讲。

肉团之心,不是这个“心经”的心。 可以这样理解——

《黄帝内经》上,黄帝问岐伯,(人)得何而生,失何而死? 岐伯说,得神则生,失神则死。 这个神,就是“灵魂”啦。 也就是这里的“心” 人是肉体和灵魂的和合。

这个灵魂最高的居处,是佛国,即是彼岸。 灵魂居于佛国,是我们的真心。

佛说,这是,如来藏心,般若真心,涅槃妙心。 最后一个字,经,是经非论。 大藏经,三类——经、律、论。 佛所说,为经。(坛经,除外) 佛所说,修行的戒律,为律,

其他高僧所说,为论,在于阐发佛的教义。

所以,经题,解释为,通过静坐内观的修行,获得最高智慧(般若),从而到达彼岸(波罗密),的,佛的经典。 经题讲完了。 下课。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195e6c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