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2022-05-05 13:29: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基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欢迎阅读!
米尔斯,社会学,想象力,基于,方法

基于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摘要:《社会学的想象力》是米尔斯基于对帕森斯等的宏大理论以及伯纳德.雷尔森等的抽象经验主义的全面批判,进而提出新的思考问题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米尔斯批判传统社会学对概念的盲目崇拜以及在方法论上的束缚,他认为抽象经验主义在方法上形成科层化,并在成果应用上不可避免的带有科层制作用。他力求通过社会学的想象力挣脱传统社会学的束缚,在谈及治学之道时引出自己的研究经验过程。基于米尔斯的理论,通过对《社会学的想象力》的解读,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社会学的想象力;研究方法;历史背景



一、选题、议题:视角的转换

社会学研究的第一步是确定自己研究的领域及问题,研究的问题大多来自研究者的生活,此外还包括一些文献的阅读、他人的经历等。如何将一个自己关注的问题转换成有意义、有价值的研究。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中提到,如果觉得自己所珍视的价值受到威胁,那只能是个人的困扰,算不上值得研究的问题,比如因为自己学习意愿不强而不接受教育这是自己个人的困扰;如果公众觉得自己所珍视的价值受到威胁,那就变成了公众议题,就有了研究的价值,比如因为教育机会的不公平而无法接受教育,这就属于公众的议题了。 会学研究如何将个人的困扰变成公众的议题,换句话说,我们如何去探究表现问题背后深层次的内涵。研究者在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问题后应该试着去联系社会背景,将其置于社会情景中思考,将问题化小为大,思考生活中的小问题在社会中是否是常见的、普遍的问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并非所有的问题都是值得研究员花时间去研究的,作为社会学的研究者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同时还应有自己对事物的基本判断。

米尔斯提到,运用社会学想象力的基础在于区分出困扰议题。同样,这也是社会学研究的基础。社会学研究的是多种情景下的关联事物。 这里涉及了一种研究思维视角转化,进一步将视角转换分为与现实的联系和思维转换的能力。思维的转换包括了联系现实、举一反三。联系现实,是基于社会学家对社会的重要性研究,研究问题有了社会这个大背景才具有意义,才能从个人情景中跳跃到公众背景下。举一反三,研究问题的来源包括阅读他人的文献,从别人的研究问题中发现新的研究问题,包括用新理论解释旧问题、新的研究方法验证旧问题、旧问题的新变化等等。 二、调查方法的选取:避免抽象经验主义

社会学研究还注重调查方法的选取与具体应用。社会调查方法的选取在于社会研究本身,研究的问题、调查的对象不同,社会研究方法的选取也不同。按照米尔斯所说,抽象经验主义更关注科学哲学,而不是社会研究本身,他们的研究有一套系统的、成规的方法体系,研究问题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省时省力。 抽象经验主义者偏向于个体主义,无法联系社会结构。但事实是,社会学研究关注社会运行,离不开对社会结构的解读。以怀特的《街角社会》为例,该书是怀特对一个意大利贫民区的社会结构的探究,采用实地调查法深入调查对象的生活,了解最真实的生活。怀特了解科纳维尔的社会结构是一种等级制度的社会,他选用深入实地研究的方式,通过熟人介绍,以自己人的身份融入到群体中,参加他们的俱乐部、政治活动,从活动中感受调查对象的行动以及社会结构的特点。怀特在实际调查过程中,根据具体的情况对自己的调查进行调整,反复回到调查地感受变化。

怀特赋予了调查研究灵魂,他注重社会研究本身,对调查对象的认识不仅仅是作为工具,研究的目的也不知识为了将知识上升为科学哲学。作为社会学者,选取社会研究方法的灵魂在于,研究者对研究本身的重视,方法的选取充分考虑研究问题的社会背景以及调查对象的特点。因克尔斯在现代人的研究中,看到现实中的非理想因素,研究工厂工作经验对现代化的影响,一步步排除其他因素,根据实际的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实验组与对照组。这一经典的研究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启示在于,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方法的选取应符合现实的情况。

三、调查过程中的价值中立


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不同,自然科学的研究具有可重复性,其研究的过程是可以被复制的,研究的结果可以被检验;而社会科学具有不可重复性。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包括社会,调查对象是具体的人。人具有主动性,不同的人对同一事情有不同的想法,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环境中对同一事情也具有不同的看法。这样,在具体的社会调查过程中,针对调查对象搜集来的资料是不具有可重复性的。社会调查员作为社会人,其本身对调查的事物就具有一定的看法,在调查过程中很容易带入自己的情感。而研究要求科学的逻辑性与严谨性,要保证研究结果的信度与效度。

米尔斯在《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提到,在调查研究中,要尽量保持价值中立,韦伯也在自己的著作中提到过社会研究者要价值中立。所谓价值中立,通俗地来说就是研究者在社会调查过程中完全以局外人的身份,不能带有自己价值观、世界观去完成调查。在怀特的《街角社会》中,怀特将自己融入到街角帮,以他们的身份过着他们一样的生活,怀特参与他们的活动,但是不去影响他们的生活。怀特尽量扮演一个观察者的身份,保持自己的价值中立,不去破坏或者改变调查对象的生活。 四、调查结论:实用性与科层制

结论部分往往是论文撰写的重点,结论部分体现了自己的研究价值与意义,写作者会给出自己调查研究的结果。在研究主题选取的时候,就开始考虑自己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考虑自己研究的价值。在主题选取的过程中,研究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实用性,研究的结果就有可能用于去解决某一社会现象或者社会问题。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在于关注社会与人,关注社会问题的存在并且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而社会的主体是人,所以社会学的调查就在于对人的关注。那么社会学研究者研究的主题就要贴合时代的要求、切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社会学调查的结果具有多种多样的实用性。

各学科的实用性必然牵涉科层惯性和意识形态。当调查的结果被社会其他人利用时,社会调查就具有了科层制的特点,调查的结果为不同的社会团体服务。科层制一词是由马克.韦伯提出的,科层制最初提出是用来指政府官员,后来是用来说明一种等级管理制度。分析科层制,本文从两个方面来讲,一是从科层制固定的等级结构来讲,从研究调查以及写作的过程来看,这些过程已经有了一个系统的框架,社会研究者根据这一框架进行自己的研究,研究有着固定的步骤,结构确定;二是从研究的结论来看,社会学研究社会问题,关注社会运行的机制,这一结果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就会被执政者采纳并使用,这样研究就具有了科层的特点。 五、结论

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给阅读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思考路径,参与社会研究的学者应该更好地利用社会学想象力,即在社会研究过程中,学会视角的转化,懂得思维的灵活性,不对概念盲目崇拜,不受方法论上的约束,结合具体的社会情景完成对社会问题的探究。社会调查过程属于社会研究的一个部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应该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将调查对象与社会环境很好的结合。

写作本文,是受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的启发,从这一角度再看社会调查过程,赋予调查过程生命力,希望在社会学想象力下的调查的结果更严谨、更有信度与效度的展现在阅读者面前。 参考文献

[1]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2]风笑天:《因克尔斯现代人研究的方法论启示》,中国学术期刊电子出版社,2004年第一期。

[3]怀特:《街角社会》,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出版,2014年。

作者简介:刘琳(1996.12),女,山西运城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研究方向:人口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2f5643ac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