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学行为模式――社会属性模式

2023-02-06 02:27:1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的心理学行为模式――社会属性模式》,欢迎阅读!
模式,心理学,属性,行为,社会

人的心理学行为模式――社会属性模式

从人的社会属性动身,人的行为模式过程是:平安需要平安动机平安行为平安目标实现新的平安需要。因此,需要是一切行为的来源。很好理解,一个珍惜生命与健康的人,一个需要平安来疼惜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的领导,他确定会做好平安工作。由于,人有平安的需要就会有了平安的动机,从而就会在生产或行为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平安行动。因此,需要是推动人们进行平安活动的内部原动力。 从人的社会属性角度,人的行为遵循如下行为模式规律:

需要――心理紧急或兴奋――动机 ―― 目标导向――目标行动――平安行为―― 需要满足紧急消退――新的需要

动机是指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活动的念头和想法。它是推动人们进行活动的内部原动力。在分析和推断事故责任时,需要争辩人的动机与行为的关系,透过现象看本质,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动机与行为存在着简洁的联系,主要表现在:①同一动机可引起种种不同的行为。犹如样为了搞好生产,有的人会从加强平安、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入手;而有的人会拼设备、拼原料,作短期行为。②同一行为可出自不同的动机。如乐观抓平安工作,有可能出自不同动机:迫于国家和政府督促;本企业发生重大事故的教训;真正建立了"预防为主'的思想,意识到了平安的重要性等等。只有后者才是真正可取的做法。③合理的动机也可能引起不合理甚至错误的行为。经过以上对需要和动机的分析,我们可以生疏到,人的平安行为是从需要开头



1


的,需要是行为的基本动力,但必需通过动机来付诸实践,形成平安行动,最终完成平安目标。

平安行为科学认为,争辩人的需要与动机对人的平安行为规律有着重要意义。人的平安活动,包括制定方针、政策、法规及标准,进展平安科学技术,进行平安训练,实施平安管理,进行平安工程设计、施工等等,都是为了满足进展社会经济和疼惜劳动者平安的需要。因此,争辩人的平安行为的产生、进展及其变化规律,需要争辩人的需要和动机。其基本的目的就是寻求激励人、调动人的平安活动的乐观性和制造性,以使人类的平安工程按确定的规律和组织目标去进行,使得更有成效和贡献。



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73abe269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2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