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梳洗罢) 优秀教案

2022-04-06 01:02:2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望江南(梳洗罢) 优秀教案》,欢迎阅读!
优秀教案,江南,梳洗

望江南



【教学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作背景理解这首词的内容。 2.把握作者的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

4.培养想象力,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正确地朗读诗歌;欣赏古诗词凝练的语言、优美的意境。 难点:培养对古诗词的鉴赏与感悟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词发展到宋代,面对被唐人推到顶峰的诗歌创作,宋人独辟蹊径,把词的这种文学样式演绎得更加完美,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让我们在词的海洋里尽情遨游,做一次艺术的巡礼吧。 二、文学常识

关于温庭筠和花间词派:

温庭筠(公元812866)本名歧,字飞卿,太原祁县人。他精通音乐,文思敏捷,传说他做诗,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之称。他年轻时行无检束,生活放荡,长期出入歌楼妓馆。不为统治者所喜。他屡试不第,却常替人代作文。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的这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间鼻祖”

花间词派:五代西蜀的一个词派。以后蜀赵承祚(zuò)所编《花间集》而得名。词在晚唐,受社会风气的感染,渐渐背离了题材广泛、风格多样的特色,走上了剪翠裁红、调脂弄粉的歧途,专在女人的容貌、服饰和姿态上下功夫。晚唐词人温庭筠的作品代表着这种创作倾向。在温庭筠死后半个世纪,五代西蜀的赵承祚收集温庭筠、皇甫松、韦庄、薛昭蕴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成《花间集》。此派尊温庭筠为鼻祖,以韦庄成就最高,写闺情,写离别相思,风格绮丽,在当时颇有影响。 三、理解大意

1 / 3


学生概述,教师补充指正。

词作大意: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思念让她肝肠寸断。这是一首闺怨词,描写一个女子盼望爱人归来的一片痴情。 四、进一步体会词句含义

(一)“梳洗罢”这三个字能揭示出这位女子的什么心态?

“女为悦己者容”倚楼眺望之前用心梳洗修饰的经过和急切盼望重逢的心情。她精心梳洗说明她相信爱人一定会回来,心中充满希望。

(二)“独倚望江楼”中哪个字最能说明女子怎样的生活状态? “独”这个字写尽了她的孤独和期盼。

(三)“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话中你能不能体会出她的心理变化?

“过尽千帆皆不是”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

(四)“斜晖脉脉水悠悠”这句写景有什么意味? 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 (五)从这首词中你认为她等了多长时间?

从“斜晖”可以看出她等了一天,而从全文,我们却能读出,以前她可能在这里等过,而以后,她也将继续她的等候,直到爱人归来。

(六)你认为白蘋洲会是一个什么地方? 白蘋洲有可能是她和爱人分手的地方。

五、发挥想象,再现诗词画画,体会词作的内涵,感受词的画面美

(一)教师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将词作内容转化为几幅画面,分成几组镜头,制作成电影脚本。

(二)学生自由发言,师生一起点评。 示例:

镜头一:江楼上,江为背景,楼为主体,焦点是独倚的人。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斜倚栏杆焦灼地眺望烟波蒙蒙的江面,热切的眼神、渴盼的表情悄悄道出她心中的秘密。

远镜头:高高的江楼,小小的身影,创设孤寂的氛围。

镜头二:船帆。水波浩淼,船只如梭,来来往往,交织前行,不曾有一只留驻停泊。 镜头三:夕阳、江水。水天相接,江水悠悠远去,残阳斜铺水中。 镜头四:白蘋洲。芳草萋萋,蘋花摇曳,幻化出情侣依依惜别的画面。

2 / 3


远镜头:江楼女子入画,失神无语,愁眉紧锁。 六、品味诗歌的美

(一)语言美,美在精炼。全词仅仅27字,却写得情韵兼胜。首句三字,言简意丰,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这不是一般人晨起梳妆,而是思妇在准备迎接久别的爱人归来时一种喜悦和激动的情绪反映。离别的痛苦、相思的寂寞似乎都已成为过去,等待她的将是如意郎君的归来。这三个字,生动地表现了这个女子深藏内心的感情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梳洗罢”到斜晖欲下,随时间的推移,独倚江楼的女子眼里、心中,除却陌生的江帆外,再无旁注,其情之痴,其情之深,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构思美,美在情感的婉转起伏,顿挫有致。思妇的情感是变化的:初登楼时的兴奋喜悦、久等不至的焦急、对往日相依相守的幸福时光的深沉追怀、久盼不归的痛断肝肠……人物的内心世界极其丰富,一幅美人凭栏远眺图却是“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离情正苦”

(三)意境美。船尽江空,希望落空,这时映入思妇眼帘的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落日本无意,流水本无情,但此刻却顿生情意;斜阳欲落未落,对思妇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她的心情,悄然无语,悠悠逝去。白蘋洲依旧,而离人不归,怎不叫人柔肠寸断?这两句融情于景,含意隽永,引人沉思遐想。 七、教师总结

这首词,像一幅清丽的山水画,画面上的江水没有奔腾不息的波涛,发出的只是一种无可奈何的叹息,连落日的余晖也笼罩着无名的愁闷和难以排遣的怨恨,还有那临江的楼栏、点点的帆船、远远的小洲,都惹人遐思,耐人玩味。既清新自然又含蓄凝练,别具一格,堪称精品。

学生尝试背诵《望江南》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7b94f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e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