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心学解读

2023-10-07 04:34: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西游记心学解读》,欢迎阅读!
西游记,解读

西游记心学解读

《西游记》的心学解读

许多人读《西游记》都是把其当作一部神话小说来读,即使是那些文学专业老师学生也是这样,而通过选修了学校安排的“西游记的心学解读”这门通识课,我觉得从心学这个角度来读《西游记》很有意思也很新鲜。

从西游记第八十五回中有一处写到:唐僧师徒正自西行,忽见一座高山阻路,三藏告诫徒弟:“我见那山峰挺立,远远的有些凶气,暴云飞出,渐觉惊惶,满身麻木,神思不安。”悟空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三藏说没忘。悟空提醒他忘了四句颂子:“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三藏闻言,心下顿悟:“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这句道出了唐僧师徒的西天取经一行在心学上来说只是一个修心的过程,也道出了心学的奥义。

从心学上看,《西游记》中出现的妖魔鬼怪实质上是指人们内心中私欲邪念,这些东西的存在妨碍人们的身心发展,扰乱人们的心灵。观音院的方丈、黑风山的黑熊精爱财,黄风怪、白骨精、金角、银角、师陀国三怪等,都想吃唐僧肉,白毛老鼠精、玉兔精等,则贪图色欲。孙悟空斗它们,实际上是斗自己,斗自己的心中之贼,除自己心中之障碍。艰苦而漫长取经之路在不断证实着“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的道理。

通过在心学上解读《西游记》,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心灵上的启发,自身的修养也得以提高。在我们的人生路程上,我们很多时候会被我们内心中的一些私欲所迷惑从而违背一些自己原有的为人处事原则,做出一些追


悔莫及的事情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重修心养性,将我们心中那些妖魔鬼怪驱除出去,不要让其阻碍我们的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bd29c8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