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生产中的力量 开栏的话

2022-07-15 08:45: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三夏生产中的力量 开栏的话》,欢迎阅读!
开栏,三夏,生产中,力量

三夏生产中的力量 开栏的话

“三夏”时节,麦浪滚滚。今天起,本报开设‘三夏’进行时”专栏,及时报道全区“三夏”生产进度、工作亮点、服务举措等,记录“三夏”生产的火热场景,助力农业丰产丰收。

风吹麦田千重浪,又到一年“三夏”时。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又叠加“三夏”生产作业高峰,为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示范区压实管理责任,加强组织协调,密切沟通信息,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三夏”生产工作,为夏收、夏种、夏管生产保驾护航。

麦粒渐饱精准管理不松懈

“小满小满,麦粒渐满。”小满时节已过,示范区连片的小麦长势喜人。

523日上午,克井镇种粮大户卫向军走进麦田,查看小麦长势。麦梢已经泛黄,麦穗“龇牙咧嘴”,剥开麦穗,颗粒饱满。看着即将成熟的小麦,卫向军喜上心头。

受去年汛期强降雨影响,济源小麦普遍播种较晚,相关部门加强技术指导和保障,以强有力的举措有效弥补各种不利影响。目前,示范区小麦总体长势较为平稳,夏粮丰收在望。

“前期突出抓好田间管理,促弱转壮;中期重点抓好小麦条锈病、赤霉病防控;后期重点实施‘一喷三防’。”有多年种植和管理经验的卫向军讲起来头头是道。

“小麦一天不收获,管理一天不放松。”当前正值小麦灌浆期,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农技专家走进田间地头,结


合目前的天气条件和小麦长势,指导种粮户抢抓时间,针对依次成熟的小麦,采取不同措施开展后期管理。

对于泛青的麦田,打一遍叶面肥,达到增产的作用;已经泛黄的麦田即将成熟,要预防干热风,以精细化管理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你看,现在的小麦几乎没有倒伏,如果接下来这几天没有极端天气出现,一亩地千把斤粮食没跑了。”卫向军站在麦田里看着翻滚的麦浪,信心满满,“计划在两三天之后开镰!”

“连日来的晴好天气,对小麦的灌浆十分有利。农技专家提醒,种粮户仍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麦田管理,防止小麦脱肥早衰。围绕防倒伏、防干热风方面,可继续组织喷洒磷酸二氢钾,促进小麦灌浆、增加粒重,确保今年小麦产量高、品质好。

农机就位只待麦收开镰

523日,在位于梨林镇的喜耕田农机专业合作社院内,负责人王国群正在和农机手通电话确定麦收时间。随后,他对合作社的小麦仓储点进行修整,为“三夏”生产做足准备。

王国群是当地出了名的种粮大户,2012年开始承包经营土地,今年仅小麦种植面积就有1300多亩。“我初步估算了一下,今年部分地块亩产还能达到1200斤,目前所有农机已基本调试完毕,就等开镰收割了。”提及今年的收成,他喜上眉梢。

当前,“三夏”生产进入倒计时,济源在筑牢疫情防控防线基础上,在农业机械、增产技术指导、粮食晾晒设施等方面超前谋划部署,


多方齐抓发力,及时掌握生产动态,牢牢把握主动权、打好预备战,确保全区32.7万亩小麦丰产丰收、颗粒归仓。

为做好麦收服务工作,示范区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具维修保养服务、安全生产培训等工作。

摸“家底”。示范区细致全面开展摸排调查,准确掌握小麦种植面积、本地收割机保有量、拟引进收割机数量、预计收获开始与结束时间等基础信息,并加快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农机手购置联合收割机,保证农机具在小麦抢收前落实到位,确保“三夏”生产高效顺利推进。

全检修。农机部门组织技术人员,协调社会力量,深入乡村一线、农户家中,指导农机手对参加作业的农机具进行维修保养。目前,全3312台大中拖、4376台小拖、995台联合收割机、5837台播种机14520台农机具已全部检修完毕。

组队伍。示范区充分动员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农机经纪人牵头组建农机跨区作业队,引导农机合作社与农户签订农机作业合同,优先服务好周边村镇,切实做到机具落实、任务落实、地块落实;针对跨区作业的情况印发相关文件,明确通过点对点接送放行、加强跨区作业人员指引、建立跨区作业人员台账等举措,搞好机收组织服务,确保信息畅通、运行有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d2157886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