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茨威格

2022-08-14 05:09:2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茨威格》,欢迎阅读!
茨威格,俄国,美的,坟墓,世间

教学要求: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味作者所抒发的感情。

2、把握课文以简朴的语言写朴素的坟墓的特点,理解“朴素”“最美”的深刻内涵。 教学时间:两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作者及人物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和翻译作品。自幼喜好文学作品。早期推崇唯美主义,相信通过抽象的道德教育可以改变人的精神面貌。他从唯美主义到人道主义到反法西斯主义,始终没有跨出资产阶级意识范畴。最终携妻在巴西自杀。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不仅是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作为俄国和西欧现实主义优秀传统的继承者,他以大量卓越的艺术作品,把现实主义推向了辉煌的高峰,从而极大丰富了俄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宝库。 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列宁对作者的评价: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托尔斯泰的创作是“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跨进的一步”。鲁迅对作者的评价: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巨人” 二、出示问题:

1、我们想像中的托尔斯泰墓应该是怎样的?

2托尔斯泰墓实际是怎样的?3作者为什么认为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4概述本文的写作特点。 三、赏析课文: 三、作品赏析

第一步:理清思路,把握全文 1、速读全文,说出本文主要内容

记游托尔斯泰墓,抒发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

2、读第一段,它主要写什么?写作顺序如何?怎样划分层次? 写托尔斯泰墓给人的总印象

写托尔斯泰墓的地点,环境,形状等 写树的由来,引出托尔斯泰的愿望

层次:三层(1)托尔斯泰墓宏伟感人。 2)托尔斯泰墓普通平凡

3)托尔斯泰墓的修建是作家本人愿望 第二步:理清段落间关系 1、两段间的衔接

有过渡句(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额树木之下。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衔接自然紧密 2、两段内容上的关联

读第一段会产生如下疑问:

第一、第二两层的内容是否矛盾?如果不矛盾,它们是怎样统一的? 可以从第二段去寻找答案

第三步:抓住关键词、句,赏析文章(以第二段为例) 1句:承接上文


2句:世间最美,印象最深,最感人,(点题)

3句: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排比)(朴素) 4句:不留名姓(类比)

5句: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他接近人民) 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人民崇敬他) (破坏宁静:参观墓地)

6句:朴素(托尔斯泰墓的基本特征) 7句:描写景物(衬托墓地宁静、朴素) 8句:朴素,最伟大人物(作者直接赞扬)

9句:恰恰是不留姓名,比所有挖空心思置办的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更扣人心弦

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作纪念

10句、朴素、打动人心(再次肯定了上句) 第三步:重点分析托尔斯泰墓的描写:

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坟墓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托尔斯泰的名字也没有。

概括托尔斯泰墓的特点:朴素:远离尘嚣、没有装饰、没有墓碑 总结评述:板书: 最美的坟墓 朴远离尘嚣朴 素外没有装饰内素 美没有墓碑美 第二教时

一、 进一步研读课文

1、作者为什么要叙述托尔斯泰的儿时的故事?(自由回答)

——叙述托尔斯泰的儿时的故事,揭示托尔斯泰内心对美和幸福的渴求,使托墓的朴素之中有了一种不平凡的内涵。 2“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那样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的意思是什么? ——就像倒毙的流浪汉、无名的阵亡的士兵一样在世间流失。

把托尔斯泰与流浪汉、无名士兵进行对比,在对比中人们感情的波澜被激发了起来。 3“夏天,风儿„„和暖的阳光„„;冬天,白雪„„”这段景物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由于没有奢华的装饰,描写自然景物更显示坟墓的朴素。

景物描写还渲染出墓地宁静肃穆的气氛,让人感到在这样的环境中这位睡其中是幸福的。同时,景物的变化表明时间在行进中,让感受到一个伟大的灵魂的永恒不变。 4、作者用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来进行比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意在衬托出托墓逼真的朴素中所蕴含的不平凡。人物英名盖世,坟墓却平凡普通,在这个似乎不相称的统一体中,人们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5、作者说托墓“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从文中找出两个具体描写参观者这种崇敬之情的句子。

——“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在在声说话。


“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下一朵花留着纪念。

6、如何理解“托尔斯泰墓”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可引原文回答,也可自己表述。 ——“无论你在夏天或冬天经过这儿,你都想象不到,这个小小的、隆起的长方形包容着当代最伟大人物当中的一个。

托尔斯泰的坟墓极普通、极朴素——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小土丘,无人守护,无人管理,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名字也没有。但它是“世间最美的坟墓”,其所以美,正是因为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但正是作者的立意所在,普通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 7、说说这篇散文的中心思想。

——借游览托尔斯夫墓抒发了作者对这位伟大作家的崇敬之情,并表达这样一种观念:精神的力量可以长久地震撼人们的心灵,并让人们永久记住。 8、作者为什么说“特殊的日子”? ——托翁诞生一百周年(18281928 二、 分析写作特点 1、结合感受进行描写。

2、巧妙运用衬托手法。A、分析下列结合感受进行描写的文句: ⑴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更宏伟、更感人的了。⑵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的坟墓。⑶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似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⑷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衬托手法的运用:正衬: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反衬:老残军人退休院大理石穹隆底下拿破仑的墓穴,魏玛公侯之墓中歌德的灵寝,西敏司寺里莎士比亚的石棺,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情感。

三、拓展迁移我们常常听到朴素美、自然美、心灵美、社会美等这样一些关于“美”的词语。结合课文请谈谈你对“美”的看法。四、作业: 《导学与同步训练》基础知识145

11句、庄严肃穆、感人至深、剧烈震撼(用那破伦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1d662ff67ec102de3bd895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