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 1784-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2022-04-16 09:25: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课题申报模板 1784-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欢迎阅读!
资源库,专业教学,高职,应用技术,课题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

2015年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使得新媒体与网络文化产业迅速崛起,与产业链对接的数字媒体专业也应运而生。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作为支持行业、企业发展的重点专业之一,发展分支较多,从数字音视频处理到移动媒体服务,应用十分广泛。各地区专业发展不均衡,地区资源差异与建设定位差异加剧了发展失衡,因此,建设完整的系统化资源库十分必要。“十二五”期间,湖北省始终坚持文化强省战略,注重文化媒体高新产业发展,也建设了从高校人才输送到行业发展的产业链。高职院校作为行业发展保障的重要因素,也设置了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目前各院校专业发展差异化明显,特色定位多元,教学资源建设片段化严重,难以支持系统化教学。因此,本课题研究聚焦交互式教学组织下的数字化教材、微课程等资源建设,以弥补当前建设短板。 2)课题界定

本课题以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为研究蓝本,以移动网络应用为研究方向,重点锁定交互式设计教学与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专业教学改革与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课题研究强调交互式教学元素,如数字化教材与互动课堂、在线学习微课程等,通过1-2门课程的重点建设,“以点带面”促进本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系统化建设,力争成为省内具有“数字化、开放化、精品化”特色的专业教学资源库。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国外目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与数字化课堂建设十分成熟,欧美等教育强国大都已经建立起系统化的互联网数字教学平台,为数字化课堂提高优质服务。正如知名品牌苹果产品 “iTunes U”,它构建了良好的学习资源空间,为美国哈佛、MIT、牛津等教育学府提供了课堂音频、视频、文档众多分享资源。与此同时,开放的学习平台也为全球用户带来了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提供了系统化的大学教育课程体系。

201311月,我国开始了教育信息化建设,以高校为主导的教学资源库建设,以企业为主要参与的在线学习云平台,诸如网易云课堂、慕课等,都在互联网教学改革中做出了大胆探索。但是,他们的发展定位各异,服务短板明显。“网易云课堂”专注计算机教学;“慕课”则倾向于大学本科类教育,课程涵盖了全国81所院校的部分精品课程。因而,锁定职业教育,建设职业化课程体系相关资源库,可极大地丰富课程内涵。2016年,教育部专业目录修订后,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作为服务国家新媒体经济的新专业,加强系统化、特色化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资源库建设成为了必然,亟待我们研究、建设与发展。 4)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①选题意义

教育部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平台建设,到2020年,数字化资源覆盖所有专业”。因而,建立全国职业教育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成为国家指引,也推动了建设面向全社会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本课题贯彻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文件精神,坚持了教学融合创新。通过选取示范课程、核心课程开展试点,指引带动教学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教学效率与优质课堂建设。其中,核心研究内容“交互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提升了教育信息化的效能,强化信息化的“教改”、“课改”服务与支撑作用。以重点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学模式的融合,成为此次信息化建设的试金石和其它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参考样本。这正是对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的融合机制的新诠释,也是创新教学与管理模式的重要表现。 ②研究价值

本课题研究依托湖北省文化创新产业,服务于新媒体设计行业,以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业为研究蓝本,锁定教学交互式设计与教学资源建设,研究交互式教学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实现了信息化的“教改”与“课改”相结合。聚焦交互式教学组织下的数字化教材、微课程等资源建设,弥补了湖北省同类院校教学资源建设的短板,实现了系统的、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以《交互式设计》核心课程为重点展开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以点带面”系统发展的建设思路,促进了本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系统化建设,逐步辐射其它专业课程建设,最终示范、引领学院其它信息类专业同步发展。

2、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课题理论依据 ①文献依据:课题研究参照2015年国家专业目录,以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标准为依据。

②政策依据:课题研究坚持教育部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省教育厅职成处2016年工作要点》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文件精神,加强职业教育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指引带动教学深化改革,全面提升教学效率与优质课堂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2)研究目标

紧密联系湖北省新媒体产业发展新动态、新格局,以信息技术的新方法、新设计,实现优质的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建设。在新媒体服务的定位下,完善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培养体系,实现专业核心课程主线与教学资源(库)服务体系的构建,有力的支持专业的标准化、系统化与开放化教学,为师生营造良好的资源环境。 3)研究内容

①研究“交互式”教学要素,探索“信息化”学习手段

广泛调研数据,抽取研究样本,锁定高职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以移动网络应用为研究方向,以交互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为重点,研究行为导向的教学要素与管理手段。 ②把握核心课程抓手,弥补专业资源空白

通过《交互式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前后延伸相关主干课程资源建设,形成系统化、交互式教学资源库,诸如数字化教材与互动课堂、在线学习微课程等。“以点带面”促进本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系统化建设,弥补特色课程教材的空白与教学资源短板。 4)研究假设

①调研同类院校相关专业教学资源建设,广泛收集相关数据,确定以移动网络应用为研究方向,用信息化手段,重点锁定教学交互式设计与教学资源建设,形成资源库建设方案。 ②以《交互式设计》核心课程为典型,重点进行交互式教学资源建设,详细进行《交互式设计》的数字化教材、教学微课、互动平台等方面的教学资源开发。 ③以1-2门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带动本专业其他专业课程教学资源的建设,以促进本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系统化建设。 5)创新之处

本课题以教学资源开发的基本方法、现有技术手段与建设经验为支撑,重点对本专业教学新模式下的资源建设展开研究与建设,以解决教学资源片段化问题,满足交互式课堂的教学新需求。其中,以《交互式设计》为代表的专业核心课程立体资源开发,从数字化教材、教学微课、互动平台等方面保障了互动教学,形成了“数字化、开放化、精品化”的学习资源库。 3、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研究思路 首先,面向湖北省同类院校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进行调研,收集调研数据,并制定调研报告。其次,确定以交互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为本课题重点研究内容,以《交互式设计》核心课程为抓手,进行交互式教学课堂资源建设研究,并形成建设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优质课题模板精选

方案。再次,详细开展《交互式设计》数字化教材建设、在线微课程建设。并将数字化教材和微课程等教学资源通过交互式平台进行互动式课程教学。 2)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

①调查研究法:对湖北省同类院校交互式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建设进行调研,收集相关数据,从而制定建设方案。 ②文献研究法:本课题的主要资料来源于国内外文献,包括政府报告、研究论文、学术著作、期刊文献及相关网站信息等。在收集、整理、分析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开展本项研究。 ③行动研究法:参考国内外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案例,取长补短,进行本课题的研究,以解决教学资源片段化问题。 3)技术路线

以当前开放性数字信息化互动平台(电子资源库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百度云、360云盘、微云)为基础,利用Adobe FlashAdobe IllustratorAdobe After Effects等主要软件工具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其中,引入vLite技术系统封装数字化教材,实现立体化教材建设。技术优点如下:

①对数字化课程资源库进行封装更易于资源传播,建立共享资源库可供广大在校师生、自学考试者、专业爱好者、以及因受经济、年龄、时间等条件限制不能脱产的学习者提供了很好的自主学习平台,搭建互动学习平台,促进终身学习。 ②通过云端上传与下载共享资源库教育平台,在教学理念上革新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 4)实施步骤

①面向湖北省同类高职院校的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情况,着重《交互式设计》课程教学进行调研,收集相关数据,并制定调研报告。

②确定以交互式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为本课题重点研究内容,《交互式设计》核心课程为抓手,对现有交互式设计教学资源进行收集、整理、归类。参照教学管理指标与评价方法,借鉴同类建设项目经验,获取信息化教学课程所需教学资源的基本需求,提出建设方案。

③组建团队,按照建设方案,建立《交互式设计》数字化教材、在线微课程等。

④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数字化教材和微课程等教学资源通过交互式平台进行互动式课程教学。将信息技术与交互式教学融合,形成课程“教改”和“课改”的有利结合。 ⑤“以点带面”,将交互式设计教学资源建设带领专业其他课程的建设,促进本专业教学资源库的系统化建设,将专业核心课程主线与教学资源(库)的服务体系进行构建,形成了“数字化、开放化、精品化”的教学资源库。

课题界定、研究现状、选题意义、研究价值、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研

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4e0996dc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