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达_芬奇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2023-01-13 18:32: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达_芬奇美术作品中的体现》,欢迎阅读!
芬奇,人文主义,美术作品,文艺复兴,体现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在达•芬奇

美术作品中的体现

摘要:人文主义最早的源头应该是古希腊, 但是后来逐渐被基督教的基督教义和神学精神统 治所代替。 统治者使用宗教的神学和思想来统治领导人民, 宗教只不过是统治者奴役人民的 一种统治工具。文艺复兴运动最早是在 13 世纪末兴起于意大利,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中的 一些先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 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主义 精神。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对古典艺术的简单重现, 而是把学习古典艺 术作为一种途径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人文主义文化。 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充分肯定和宣 扬人的价值, 宣扬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对世俗生活的追求, 反对封建神学对人性的压抑和禁锢 他们的这种精神对以后的民主、人性化的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关键词: 人文主义;文艺复兴;达芬奇

欧洲文明进入现代的历史就是从文艺复兴开始的, 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发展 们对自然的了解越来越多, 各种知识不断扩展开始对神学的统治产生怀疑。 人开始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逐渐确立了个人 主义有了一些新的观念新的认识。 这些新的思想观念的力量是巨大的, 它激发了 人很强的创造性和进取心成为对抗封建神学统治的基础。 在过去的思想中对人的 认识是把人当作神的附属物来认识的,而文艺复兴的思想是把人当作人来认识 的。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很多这样的思想文艺巨人, 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列奥 纳多达•芬奇。 15 世纪末到 16 世纪中期是欧洲文艺复兴的兴盛时期, 这个时期以意大利的 化和艺术为代表其艺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中最出名的代表人物是 达•芬奇,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达•芬奇知识渊博对很多学科都有研 究,他还是出名的雕塑家、建筑家、作家、数学家、医学家、制图师、工程师和 科学家。作为一代艺术大师,他完整的作品保存并流传下来的很少,大概只有 17 幅真迹现存于世上。虽然只有 17 幅作品,但这些绘画作品都是不朽之作,在 达•芬奇存世不多的绘画作品中,“圣母”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一 系列富有人性之美的圣母形象折射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真精神。 在宗教题材的绘 画中,达•芬奇所绘的圣母像是独一无二的, 他在人文思想和绘画上的创新手法 影响了一百多年后的意大利及欧洲各国的文化艺术

达•芬奇之所以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 是因为他有着丰富的感情,渊博 知识与敏锐的观察力。16世纪,达•芬奇敏锐的捕捉到了一个新时代的气息 ——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 他的一系列作品中充分的体现出了人性、 母爱的光辉 和反对封建禁锢的决心。 虽然他的油画作品大都还是在描述宗教题材, 但是更多


的是加入了理性的思考反对封建神学对人的理性的贬低。 达•芬奇的绘画已经摆 脱了宗教式的神话说教, 画里面人物描绘的虽然是神但是已经有了世间普通人物 个性面貌和人性, 描述的是凡人的感情与生活带有更多的人性特点。 他的油画 品更注重的是关心人, 尤其是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尊重人的价值, 以人为本重视 的价值反对封建神学对人性的压抑。

在达•芬奇存世不多的绘画作品中,“圣母”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这似乎 达•芬奇比较偏爱的题材。他的圣母系列的作品中,人物形象既有母爱的光辉 又有圣母般的圣洁,充满了慈爱、美丽、祥和。在达•芬奇的作品《加罗法诺的 圣母》1475),和《持花圣母》(1478)中所描绘的都是圣母怀抱婴儿逗着婴儿 玩耍的情景。这两幅画中的圣母形象已经摆脱了中世纪刻意描绘的呆板的圣母形 象了,画面中的圣母流露出了带有人世间母性的母亲形象。 画面中柔和的色彩洋 溢着清新自然和青春的气息, 而没有宗教的神秘感画面中圣母的微笑高度概括了 人世间现实生活中年轻的母亲对自己孩子的幸福感。 在这两幅作品中, 圣母头上 带有神性的传统的 “圣光” 光环,被室内的窗户与室外的明镜蔚蓝的天空景色所 代替以更多的“人性”代替了“神性” 。后来这种风格一直贯穿在达芬奇的绘画 作品中,以上几幅作品可以算得上达芬•奇的成熟之作。

达•芬奇的另一个著名圣母作品代表作是 《岩间圣母》,此画属于传统题材, 是达•芬奇所作的祭坛画。现在收藏于巴黎卢浮宫,这幅画是为米兰的圣弗朗 切斯科教堂内的一间礼拜堂所绘制的祭坛画也属于宗教类绘画。

虽然达•芬奇在

画这幅画时还只有三十多岁,但这幅画却已经具有了鲜明的达•芬奇风格与思想。 我们可以看到有两个地方最显著: 首先就是圣母玛利亚和天使乌列的手, 融美感 与真实感于一体, 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其他艺术家所达不到的, 比如拉斐尔、 米开 朗琪罗等,他们曾经都学习过达•芬奇的那种画法但没有达到他的水平。 其主要 因是因为他们没有达・芬奇那样精深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他们所做的只是停留 在表面上的观察的原因。 其次,是画中圣母嘴角的微笑, 我们可以从画中看到圣 母与天使的嘴角总是挂着独特而神秘的笑意, 那种微笑也正是达•芬奇的作品中 所独有的, 这样的微笑后来在其作品 《蒙娜丽莎》 中达到了最高境界被称为世界 上最美的微笑。

当我们面对《岩间圣母》这件达•芬奇开始走向成熟期的作品时,我们可以 到他给绘画所带来的新方法与思想, 金字塔式的人物构图, 神秘深邃的自然风 全部融入在生动可感的空气氛围中, 优美人物的形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那么 的和谐那么的相得益彰。 15 世纪意大利早期画家作品中,经常难以避免的空间 与人物不协调的生硬效果一扫而光。 这些成果要归于达•芬奇富于创造性的明暗 表现法和新的以人为本的思想,以及他对空气作用的认识和整体的感觉。

达・芬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53ddfaf3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