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2

2022-05-24 11:00:3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题》试题及答案2》,欢迎阅读!
汉语,文学,电大,中国,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20187

1.“二南独立说”认为二南当从《诗经·国风》中独立出来,单列一类。这里的“二南”指的是《 一》“____》。

2.“史诗”这个概念是亚里士多德在其文艺理论名著《____》中最先提出的,他将当时的文学作品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

3.《七月》是一首最典型的农业生活诗,它属于十五国风中的《____》,大约是西周

期该地还未被猃狁侵占时的作品。

4.《诗经·小雅.____》一诗以燕飨活动的发展为序,写出了与宴者在不同

阶段的神态变化。其中的“既日醉止,载号载呶。乱我笾豆,屡舞做做”几句,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群骄奢淫逸、丑态百出的醉鬼形象。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出自《小雅》中的《 》一首,表达了久戍不归的士卒对故乡的怀恋、对自身遭际的哀伤。

6.《周南·桃天》首章:“--------,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赞美了新 嫁娘容貌美丽,并能给家庭带来更多的幸福。。

7.《九歌·湘夫人》“媚娟兮秋风,____ ”两句是写景的妙句

8.《____》一诗是屈原的绝笔,全诗最后说:“宁溘死而流亡兮,恐祸殃之有再”, 表明了诗人以死殉志的悲壮之情。

9.《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____ ”两句,描写离别的 悲哀,被后人推许为“千古情语之祖”。

10.五代赵崇祚所编词集《 》对后世的词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11.南朝齐诗人一 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他的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也历来被人称道。

12.盛唐诗人王维的送别诗名作《送元二使安西》,又名:《渭城曲》,后来被谱成名

》广为传唱。

13.建安时期的咏物诗多借咏物来寄托情志,其中诗人____ 的《赠从弟》其二“亭亭山上松”颇具代表性。

14.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的“柳”意象往往暗含了离别的意思,如北宋词人____ 名作《兰陵王·柳》一词就借咏柳来抒发离愁别恨。

15.咏物诗多借物抒怀、咏物明志,初唐诗人骆宾王的《____》即借咏蝉来寄 寓自己的身世之感,表明自己的操守。

16.“南浦”一词成为水路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大约与诗人屈原的作品《 》中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这一名句有关。

17.宋代苏轼的《____ 》(填词牌)五首是宋词中描写田园生活的佳作,其四“蔌蔌 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写农村人物风情,历来为人称道。

18.柳宗元的《渔翁》-诗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渔翁形象,诗中“烟销日出不见人, ”更是造语新奇,意境悠远。

19.与沈俭期一起开创沈宋体的唐代诗人一 的山水诗也很有特色,他《灵隐寺》 一诗中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写景的名句。 二、简答(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情韵的艺术?试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2.简叙《天问》一诗的结构层次及其思想内容。

3.盛唐田园诗和中唐田园诗有那些不同?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4.宋代以言志为主的送别词有什么特色?试结合其代表作进行分析。 三、论述题(一二题必选一题回答,三四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

1 / 3


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

1.和原始歌谣相比,《诗经》作品的创作有哪些新的发展?

2<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

3.试结合作品分析李白山水诗的特色。

4.试结合作品分析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

试卷代号:109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9-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专题(1) 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周南 召南 2.诗学 3.豳风 4.宾之初筵 5.采薇 6.桃之天天

7.洞庭波兮木叶下 8.惜往日

9.乐莫乐兮新相知 10.花间集 11.谢胱 12.阳关三叠 13.刘桢 14.周邦彦 15.在狱咏蝉 16.河伯 17.浣溪沙

18.歙乃一声山水绿 19.宋之问 (供参考)

二、筒答(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说《诗经》是具有浓重的乡土情韵的艺术?试结合作品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诗经》作品具有浓厚的乡土情韵,表现为:(1)史诗中对创造和平安定的农业生产环境的英雄祖先的赞美,(2)农事诗中对农业生产生活和农业祭祀的描写,(3)役诗中对破坏农业生产的战争徭役的怨恨等。

2.简叙《天问》一诗的结构层次及其思想内容。

答案要点:《天问》一诗的前半部分是对宏观的宇宙自然的发问,分为四个层次:(1)关于宇宙本源问题,(2)关于天体、天象问题,(3)关于鲧禹治水问题,(4)关于大地、四方灵异问题。后半部分是对人世间历代兴亡的发问,也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夏、商、周的历史和楚国的现状。

诗人借对宇宙自然和人间兴亡的思索,表现了对楚国前途的强烈忧患意识和企图力挽

澜的爱国热忱,这正是全诗的主题思想所在。

3.盛唐田园诗和中唐田园诗有哪些不同?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内容上:盛唐田园诗多描写田园风光的优美、田园生活的温馨和田园中真诚朴实的人际关系;中唐田园诗开始转向对田家生活的辛劳的描写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2)艺术手法上盛唐田园诗多用白描的手法,风格淡雅自然,意境清新悠远;中唐田园诗则多用典型事件来反映普遍的社会现象。

4.宋代以言志为主的送别词有什么特色?试结合其代表作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1)内容上不以抒写离愁别恨为主,而是在词里抒写对入侵的外敌的仇恨、

2 / 3


对朝廷苟安的愤怒、对恢复中原的渴望,并以此来共勉。(2)风格上摆脱了婉约缠绵的送别词风,表现为激昂、豪放、悲壮。

三、论述题(一二题必选一题回答,三四题必选一题回答,若二题都答,则只给第一题判分。每题20分,共40分)

1.和原始歌谣相比,《诗经》作品的创作有哪些新的发展?

答案要点:(1)功利主义的自觉创作,周人开始自觉地、有目的地创作诗歌,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在明确的政治功利目的指导下创作的优秀作品;(2)个体诗人的出现,诗歌从表达群体意识的集体歌唱向独抒个人情感的个体创作过渡发展,诗歌中开始出现个性的存在;(3)艺术水平的提高,周人开始自觉地在诗歌创作中追求美,从而提高了《诗经》的艺术表现水平。

2.《离骚》一诗中的“香草美人”有什么寓意?《离骚》的比兴手法与《诗经》的比兴有何不同?

答案要点:《离骚》中缤纷的香草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外化,是世界上美好品德的具象化,诗人正是通过他所铸造的这些绝美意象,展示了自己高洁美好的品德。屈原还借男女情爱的心理来表达自己政治生活中的希望与失望、坚贞与被嫉、苦恋与追求。

《诗经》的比兴手法一般是触景生情,是实写;《离骚》的比兴,大多是虚构、想象,是积极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有机组成部分。《诗经》的往往只是一首诗的片断,是一种比较单一的比喻、联想;《离骚》却把物我、情景交融起来,构成一种象征体。 3.试结合作品分析李白山水诗的特色。

答案要点:李白山水诗的总体特色是雄奇、豪放,这表现在:(1)从描写对象上看,李白喜欢选取高大、壮美、流动的自然山水作为描写的对象,山水本身就给人一种阳刚之美;(2)艺术手法上看,李白总是以奔放的激情和积极浪漫主义的手法去描绘山水景物,如大胆的想象夸张、神话传说的运用等,造成一种奇幻瑰丽又豪放雄壮的风格。 4.试结合作品分析咏史怀古诗词的艺术特征。

答案要点:(1)“诗”与“史”的结合,即文学性和历史性的统一;(2)“咏史”与“言志”的统一,即借咏写历史表现对现实政治的强烈关注;(3)“古”与“今”的结合,即在时空的跨度上具有无限自由伸展的容量。



3 /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68f86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e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