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少年游·润州作》诗词鉴赏

2022-09-19 19:08: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苏轼《少年游·润州作》诗词鉴赏》,欢迎阅读!
润州,诗词鉴赏,苏轼,少年,游·



苏轼《少年游·润州作》诗词鉴赏



少年游·润州作 宋代:苏轼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清楚照、画梁斜。 译文

去年相送于余杭门外,大雪纷飞犹如杨花。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似飞雪,却不见离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

卷起帘子举起杯,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月光无限怜爱那双宿双栖的燕子,把它的光芒与柔情斜斜地洒向画梁上的燕巢。 解释

少年游:词牌名。 润州:今江苏镇江。

余杭门:北宋时杭州的北门之一。




“对酒”句:写月下独饮。

姮娥:即嫦娥,月中女神。亦代指月。 赏析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远在润州时(今江苏镇江)为寄予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写下了这首词。此词是假托妻子在杭思己之作,含蓄动听地表现了夫妻双方的一往情深。

上片写夫妻别离时间之久,诉说亲人不当别而别、当归而未归。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去年相送”;离别的地点——“余杭门外”分别时的气候——“飞雪似杨花”把分别的时间与地点说得如此之清楚,说明夫妻间无时无刻不在惦念。大雪纷飞本不是出门的日子,可是公务在身,不得不送丈夫冒雪动身,这种凄凉气氛自然又加深了平日的思念。三句与前三句对举,同样点明时间——“今年春尽”,气候——“杨花似雪”,可是去年送别的丈夫“犹不见还家”。原以为此次行役的时间不长,当春即可还家,可如今春天已尽,杨花飘絮,却不见人归来,怎能不叫人牵肠挂肚呢?这一段引入了《诗·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较既工,语亦精致,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辞。

下片转写夜晚,着意刻画妻子对月思己的孤寂、惆怅。“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在孤独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结尾三句是说,妻子在人间孤寂地思念丈夫,恰似姮娥在月宫孤寂地思念丈夫后羿一样。姮娥怜爱双栖燕子,把她的光芒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艳羡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公元1074年(宋神宗七年)三月底、四月初,苏轼时任杭州通判,因赈济灾民而去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予自己对妻子王润之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7dedf356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c.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