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确立

2022-12-18 21:55:3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确立》,欢迎阅读!
素养,确立,语文,核心,目标

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目标的确立

1.突显了语言学习与思维训练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学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牢牢抓住“语言学习”。教师要深入研究文本,抓住“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核心去设计教学过程。要在教学中设计诸如让学生去关注语言现象,学习语言构成,发现语言规律,积累语言知识,创新语言表达等丰富、多样、有层次的语言实践活动。要注重在学习语言运用同时通过形象的构建、比较分析,评议等方式去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学习品质。就如人一样,思想是人的灵魂,学科思维是学科的灵魂。要努力在语言学习中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思想,要从学科知识本位走向学科思想本位。

2.真正经历语言建构的过程

语言的建构既是认知过程,也是综合思维过程。面对语言文字,学习者要经历基本的认知过程,即整体的感知,形象的建构,对言语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从而再与自己的已知相结合,内化成新的图式,从而建构起新的言语认知,再运用这种新的认知进行言语实践。这一过程是周而复始,不断丰富,不断更新的,以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增长,思想情感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也是直观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创新思维等不断交替运行的,是实现思维的发展与提升的3.有丰富的情境式的语言实践活动


语言的建构,思维发展,审美鉴赏不是靠说教就能建立起来的,要让学生真正经历言语的实践活动。语言的实践活动要给予学生丰富的情境,要唤醒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感观体验,问题意识;要在探究中去发现,要在鉴赏式的阅读中去了解、感受,要在交流中去触发,要在表达中去提升,要在梳理中去总结;要在这些多样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听、说、读、写、思能力的发展及学习品质的形成。必要途径。在教学中要充分让学生感受、发现、交流、表达,让学生真正经历言语学习与建构的过程。

4.学生的探究意识、思辨意识与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激发

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是自主的课堂,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自主时间与空间,学生在课堂中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去经历言语学习过程,经历思维发展提升过程。学生在学习中有高昂的斗志,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责任感,且有方法,有能力、会反思地去学习。学生能敏锐地感觉到语言的现象及内在的联系与规律,有较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有较强的交流意识、评价意识、创新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843842a5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