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2023-11-12 11:2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沃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欢迎阅读!
源流,迁徙,姓氏,分布

沃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沃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一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三百六十三位门阀。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沃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沃姓姓氏源流

沃(Wò)姓源出有二:

1、源出子姓,商王沃丁的后人,以祖名为氏。起源于商代,殷商的第六世帝王名沃丁,是太甲的儿子。相传,太甲曾因不理朝政而被大臣伊尹放逐曲沃,三年后,他悔悟改过,又被接回复位,励精图治,国日强盛。太甲死后,沃丁即位,在位19年,商朝更加强大。沃丁死后,其后世子孙有的就用他的名字“沃”作为自己的姓氏。殷人之后建立宋国,宋与商则为一音之转。

2、周代宋国是君微子启之后,以地名为氏。据《姓氏考略》载,沃氏先祖以沃州(今地不详)地名为姓。沃姓望族居今山西省太原市曲沃一带。

得姓始祖:沃丁。关于沃姓,一说是以王父字为氏,说沃姓是商太甲沃丁之后。这方面的论调可以从《风俗通》、《名贤氏族言行类稿》和《尚友录》三书中得到印证。另一说是,以地为氏,《姓氏考略》提及沃氏先祖“以沃州为氏。”根据史载,殷商君主太甲在位33年而卒,王位由其子沃丁继承,而这位殷商的第三代君主,正是后世沃氏家族的得姓始祖。由此看来,沃氏家族不管是“以王父字为氏”,还是“以地为氏”,长久以来都是以长江流域为主要繁衍中心,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太原郡(今山西省太原市)。沃氏后人奉沃丁为沃姓的得姓始祖。 沃姓迁徙分布

沃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沃氏出自子姓。商国第六个帝王太甲的沃丁继位后,实行德政,百姓安居乐业。沃丁的子孙中就有以沃字为姓,称为沃氏。据史书记载,古代有地名为沃


洲,而古时以地名做为姓氏的例子率见不鲜,这也可能是一些沃氏起源的原因。周朝,宋国的国君微子启的后人中就有以沃为姓的。

今安徽省的铜陵市,浙江省的宁波市北仑区、杭州市、诸暨市、大榭岛、金华市,上海市,北京市,山东省的即墨市,江苏省的常州市、扬州市、沭阳县、镇江市丹阳市,江西省的南昌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台北市、美国等地,均有沃氏族人分布。 沃姓历史名人

沃田(?-1557):明代将领,山东蓬莱人。嘉靖二十四年(1545)进士,曾任指挥同知、漕运把总,提升都司、江苏仪征守备。三十六(1557),倭寇侵扰扬州,深入安徽天长,沃田率兵抗御。他骁勇非常,身先士卒,闯入敌营,乱敌阵脚,激战数日,获全胜。但因战马失蹄,陷于沼泽,惨遭杀害。敕赠镇远将军都指挥佥事,世袭指挥使。

墅:明代温县知县,萧山人。洪武初,民艰于食,沃墅开辟荒芜,树艺桑枣,比代去,民遮道留之。

頖:明代成化进士,定海人。以监察御史左迁内乡知事。兴利除弊,禁奸保良。公署学校都是他建的。积谷10万石备赈。升荆州知府。

其他沃姓名人有汉隐士沃隽等。近当代沃姓名人有爱国民主人士沃祖全,光学专家沃新能,外交官沃瑞棣等。 沃姓郡望堂号

郡望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移至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d6143195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