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诗风

2023-01-09 11:10: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历诗风》,欢迎阅读!
诗风,大历

第六章

大历诗风

第一节 中唐诗歌概况

•中唐是唐诗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继盛唐之后的又一个繁荣时期。至贞元、元和年间,由于出现了韩孟、元白两大风格迥异的流派和刘禹锡、柳宗元等风格独标的名家,唐诗又掀起了第二次高潮。

一、 与盛唐时期诗歌相比,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呈现如下的特征: ()诗歌作者和作品数量多、远远超过盛唐时期。 (二)追求新变。 三)多元化格局

二、 中唐诗歌创作又大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一)中唐前期(766790)代宗大历元年到德宗贞元六年。主要为大历诗坛,以王维趣味为趣味。

(二)中唐后期(791836)德宗贞元七年、顺宗永贞、宪宗元和、穆宗长庆、敬宗宝历、文宗大和年间。

•这一时期出现了两个风格迥异的诗歌流派,即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前者奇崛险怪,后者通俗平易。

第二节 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风

•一、大历诗风: (一)大历诗风

•大历诗风指的是大历到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 •由于安史之乱引发的近十年的战乱,使大历诗人的心态产生明显的变化。失去了盛唐诗人的昂扬精神风貌。

•他们的诗,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境,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这使诗歌创作由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造,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二)韦应物

•韦应物(737?—792?)。京兆万年(西安)人,出身关中望族。天宝十年(751年)以门荫入宫为玄宗的侍卫,少年任侠使气,生活放浪,安史之乱后失职流落。后来折节读书。做过滁州刺史、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官职,人称世称韦江州、韦左司、韦苏州。 •韦应物早年作品有盛唐风。

•但诗歌创作的的主导倾向是向往隐逸的宁静,有意效法陶渊明的冲和平淡,其诗气貌高古,清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前人有“王、孟、韦、柳四家”之说,即指山水田园诗。王“清而秀”、孟“清而旷”、韦“清而润”、柳“清而峭” (见《诗薮·外编》卷四)

•滁州西涧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刘长卿

•刘长卿(?——790?)字文房,宣州(今安徽)人。屡试不第,约于天宝后期登进士第。入仕后又因刚直犯上,负谤入狱,曾两遭贬谪,初从长洲尉贬为岭南南巴尉,后从鄂岳转运留后贬为睦州司马,官止随州剌史, 故人称 刘随州”, 《刘随州集》多写宦游失意的感慨和山水隐逸之情,也有反映离乱之作。一生的大部分时光是在逆境中度过。


•刘长卿诗多写荒村水乡,表达时运不济的感伤,人生失意的凄凉,为大历诗风的主要代表,与钱起并称“钱,刘”

•刘长卿现存诗五百余篇,数量相当可观。他的五言诗写的最好,曾自称“五言长城” •最为著名的是《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这首绝句的语言艺术是值得称道的, 20 字就写了日暮、苍山、天寒、白屋、柴门、犬吠、风雪和归人等八事, 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阔远、苍茫、绝寂的意境,情境如画。 四)大历十才子。

•唐大历间(766~779)文坛活跃着一群诗人。“十才子”之名,最初见于中唐诗人姚合编的《极玄集》。李端、卢纶、吉中浮、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他们的主要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他们的诗,或寄情趣于山水景物,或写日常生活琐事和羁旅愁思,抒发寂寞清冷的孤独情怀,表现超然世外的隐逸风调。

艺术表现上以谢朓为宗,讲究格律词藻,追求清雅闲淡,工于白描写景,技巧趋于细腻雕琢,大多写得精致工整,其中钱起成就最高。

五)钱起

•钱起,有诗四百余首,是以“大历十才子”为主的中原诗人的领袖,在才子中年辈最高,天宝时与王维过往甚密。诗风仿佛王维,缺少恬淡韵味,有斧凿痕迹。

•第二节 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一、大历诗歌的词语色彩

由于大历诗人多生不逢时之感,意气消沉,受其特定心境和意绪支配的诗歌的词语选择,往往带有凄清、寒冷、萧瑟、暗淡的色彩。

二、 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

(一)象征性意象 (二)描述性意象

•第三节 顾况和李益

•一、顾况诗歌的俗与奇

•顾况的诗,受江南民歌的影响,格调通俗明快,语言有如白话,影响了张籍、王建和元白诗派;又常常俗中有奇,有怪奇的想象,怪奇的比喻,对韩孟诗派有一定的影响。 三、 李益的边塞诗。

•李益(748829),西北姑臧(今甘肃武威市)人,曾五入幕府。人品似不高,为人所咒,《霍小玉传》敷衍其事。李益比大历十子略晚,身跨大历、元和两期。他壮年时从军达十多年,所作多为边塞题材,是中唐时期最有成就的边塞诗人。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v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dd5d34ee06eff9aef8071b.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