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

2023-03-09 03:32:2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如何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欢迎阅读!
战友,矛盾,正确,之间,处理

如何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

前些天,在菜地劳动时,有两名战士为争一把铁锹发生了争执,还动了手脚。这件事虽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但影响却很坏。在日常生活中,类似这样的问题,大家可能会经常遇到。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发矛盾,甚至酿成案件。一些兄弟单位和我们旅都有过这方面的惨痛教训。所以,今天我想专门讲一下,如何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这个问题。

1《一口咸菜引起人命案》。某部三连战士小李,一天早上打饭时,用自己的筷子夹起连队菜盆的咸菜闻了闻,又放了回去。炊事员小刘看到后,批评小李不讲卫生。由此两人发生口角。事后,小李感到丢了面子不死心,小刘觉得自己有理也不示弱。于是,两人约好时间、地点,进行单独“较量”。结果,导致了一场悲剧,一个结束了年轻的生命,一个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以上这个案例,起因是日常生活中极为普通的小事,本来说一声“对不起”、“我错了”,就过去了,却因为处理不当,酿成了严重后果,教训极为深刻。

由此可以看出,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显得多么重要。我们大家来自五湖四海,个人修养、生活习惯、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天天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难免会因为一些小事引发矛盾。比如,有的同志与战友开玩笑时把握不好分寸,无意间伤害别人的生活习惯、个人隐私、缺点痛处,让对方难以接受;有的同志尤其是干部骨干批评人不讲究方式方法,不注意时机场合,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使对方在众人面前丢面子;有的同志在平时工作生活中,把个人和小集体利益看得过重,打扫卫生、集体劳动时抢工具,文体活动时争器材,争场地;有的同志,为打饭打水的先后,执勤站哨的顺序,节假日外出的机会,争你先我后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产生磨擦,发生矛盾的诱因。如果处理得好,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果处理不好,就会伤害战友感情,影响内部团结,甚至酿成事故案件。因此,我们大家一定要汲取他人的教训,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各种矛盾。那么,战友之间发生了矛盾究竟该怎样来妥善处理呢?我想先请大家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根据刚才几名同志的发言和我自己多年来的体会,我感到正确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主要应当把握好“八个字”:重情、冷静、宽容、化解。

重情。就是要珍惜战友情谊,这是我们化解矛盾的基础和前提。大家可以想一想,当我们和自己的父母产生不快,会针锋相对吗?当我们和自己的兄弟姐妹发生争执,会大动干戈吗?当我们和自己的挚友有了矛盾,会争个你死我活吗?我想每一个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为什么?就是因为父母对我们有生育养育的恩情,兄弟姐妹之间有血浓于水的亲情,知心朋友之间有心意相通的友情。我们人民军队是一个革命大家庭,战友之间历来就是同志加兄弟的关系。正如《战友之歌》中唱的那样:“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到一起”。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但正是这种亲如兄弟的战友情谊,使我们这支人民军队始终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无往不胜的战斗力。平时,我们喊一声战友,就感到十分亲切,十分温暖。许多同志听到战友这个字眼,眼前会不禁浮现出这样一幕幕情景:


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大家一壶水轮着喝,一份干粮分着吃;在生与死的危险关头,干部掩护战士,战士保护干部;在跋山涉水的征途中,你帮我背背包,我替你扛枪支;在日常生活中,方便总是让给他人,困难总是留给自己。这里有说不完的动人故事,有道不尽的战友情谊。下面,请大家来看一看,在赴滇轮战首次拔点作战中,139师突击队队员顾金海在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的一段感人情节。革命先烈为了战友的安危,连生命都可以献出。现在,为了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难道我们还用得着斤斤计较吗?说到底,还是个感情问题。因此,处理战友之间的矛盾,首先要把感情放在第一位,用真情、真心对待战友,做到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关心,就是要对战友充满真诚的同情心,一事当前先替他人着想,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时刻把战友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相互爱护,就是要对战友饱含深厚的友爱心,象爱护自己的亲人一样,对战友付出无私宽厚的爱,不计较任何得失。相互帮助,就是要对战友尽到高度的责任心,当战友遇到困难时,要伸出友爱之手,尽最大努力为战友排忧解难。我想,无论什么事情,只要我们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设身处地地为战友着想,就不会为一些小事闹别扭,即使有了矛盾也能够心平气和地解决。

冷静。就是遇事一定要理智、沉稳,不能一时冲动,做出简单粗暴、盲动无忌的蠢事,这是我们避免矛盾激化的基本方法。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告诫人们:“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德国哲学家康德讲得更为深刻:“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清朝著名爱国将领林则徐更是把“制怒”作为座右铭,悬挂于堂,用以自鉴。我们青年战士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遇事容易冲动、失去理智,做出傻事。所以,更需要冷静。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就是因为短短几秒钟不冷静,鲁莽行事,结果伤了别人,毁了自己,也害了家庭。前面讲的两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血的教训警示我们,战友之间发生矛盾,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千万不能义气用事,要学会“冷处理”。首先,要缓解冲动情绪。当自己心中不快、怒火上升时,要及时进行心理上的调节和缓冲,给自己泼冷水,浇灭心中的火气,平静急躁的情绪,疏顺内心的不快,分散“横眉冷对”的注意力,防止把一般的小磨擦激化为水火不熔的对立情绪。其次,要进行换位思考。当战友之间出现矛盾时,不要总觉得是对方跟自己过不去,而要首先想想自己有没有过错,如果我是对方,遇到这样的事,也会不会象他那样,这样想的话,就会克制冲动的情绪,也就不会迁怒于别人。第三,要多想后果危害。俗话讲,“世上没有后悔药”。一个人一生中不犯错误是不可能的,有些错误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事情是不能干的,否则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后悔也无济于事。所以,当我们与战友发生矛盾时,眼光一定要看得远一点,多想想后果,多想想危害。这样,你就会冷静对待,避免出现过激行为。

宽容。就是要心胸开阔,能容人容事,这是我们处理矛盾必备的素养。古人讲:“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法国作家雨果讲得更为形象:“尽可能少犯错误,这是人的准则;不犯错误,那是天使的梦想。”因此,我们既要允许别人犯错误,也要理解别人的过失,给人以自我反省、纠正错误的机会。我们中华民族历来讲究宽宏大量、礼让三先。这方面最著名的古训,就是“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典型的故事也很多,比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将相和”,汉代大将军韩信受“胯下之辱”而不怒,还有朱德元帅“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的高风亮节,都体现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2fd92e95ef7ba0d4a733b7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