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方法论读后感

2022-04-25 04:21: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科学方法论读后感》,欢迎阅读!
方法论,读后感,社会科学



1.近代西方文明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答:首先,产生的影响就是开启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文明的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①从鸦片战争经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是从“器物上感觉不足”而“师夷长技”的时期,主要学习西方物质文明,既是为了反抗侵略,更是为了强化封建统治。但还是使得中国人民开始了解世界,迈开步伐走向世界。②从甲午战争经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是在“制度上感觉不足”而进行政治制度的变革时期,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内开启了学习西方的大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民主政治,包括天赋人权论、进化论、君宪制、共和制等,从而把学习西方运动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③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在“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而从文化深层进行反思的时期,唤起多数人的民主意识,他们高举“科学与民主”的旗帜, 掀起波澜壮阔的思想启蒙运动,把近代学习西方的理论与实践提高到文化的最深层。“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开始把视线和注意力转到了俄国,决定抛弃资本主义,以俄为师,坚持走俄国人开辟的社会主义道路。这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方长期实践的经验积累和历史选择,最终找到了一条走向独立富强的必由之路 其次,近代学习西方文明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变革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变化。①在西方文明的启迪下,导致了中国近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启蒙和建立;②通过学习外国先进的生产方式,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近代中国生产力的发展;③西方文明的传入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旧文化的解体, 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唤起了人们的觉醒,推动了中国近代的改革运动和革命运动;④马克 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最终为中国人民所接受,这是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最大成果

最后,总结近代学习西方文明的过程,给人的重要启迪是①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展现了近代中国对西方文明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物质到精神不断由浅入深的过 程。但是以资本主义社会为基础的西方文明,自身是一个紧密不可分割的整体,如果不能把握整体 ,就如盲人摸象,无所创获。②中国近代对资本主义的抛弃与超越,只是对社会制度的进程的选择与超越,不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全盘否定。资本主义要比封建主义优越,对包括资本主义在内的一切人类优秀文化遗产,实现批判继承,从中吸取有益的营养,是近代中国人的理想追求,当代,我们受到到世界文明的洗礼和冲击,更要牢记这一点,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为我所用。



2.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你如何理解?

答:这句话出自卡·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单从字面理解,哲学家们一直孜孜以求解释世界的真谛,世界缘何这样存在,呈现着一种怎样的面貌,以及其运行是否遵循何种隐秘逻辑结构?但是,认识世界是为了什么?难道哲学的任务就仅仅止于至此吗?不,不应这样。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绝不是仅仅揭示和解释世界的奥秘,只有改变甚至是创造世界才能体现出人的价值。 马克思在说这句话时,我想他所提到的哲学家,应该是指一直追寻理念中的真理的那些人,他们执着于构建一个理性世界,创造出思辨哲学试图成为人民的指路明灯。然而,这种停留在“彼岸世界”的“抽象而不切实际的思维”,“也只是因为现代国家本身置现实的人于不顾,或者只凭虚构的方式满足整个的人”“对思辨的法哲学的批判既然是对德国迄今为止政治意识形式的坚决反抗,它就不会专注于自身,而会专注于课题,这种课题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实践。”这说的不就是“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吗?


理解这句话我个人觉得应该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结合起来。并且我觉得其中的一句话同这句话的结合可谓是天功之妙。“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我看来,这句话有着两层含义——一是有些哲学家提出的理论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谈不上改变物质世界,二是仅仅提出来正确的力量也是远远不够的,须同人民群众结合进行实践才能发挥出其中蕴含的巨大力量。归结就是首先理论要够彻底,然后才能说服人,才能被群众掌握而变为物质力量实现对这个世界的改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0f3ae3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b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