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风骨鼠疫诗歌流派

2022-12-27 05:03: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建安风骨鼠疫诗歌流派》,欢迎阅读!
建安风骨,鼠疫,流派,诗歌

建安风骨鼠疫诗歌流派

建安时代诗歌创作所形成的风格。该时期曹操在群雄逐鹿中,行诸如抑制豪强兼并,招抚流亡,广兴屯田,恢复生产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措施,逐步统一了北方。在这一过程中,他十分注意延揽人才,任人唯贤,加之曹操父子又喜好和奖励文学,这就吸引了大批文人学士聚集在他们的周围,形成了现代学者所谓的以曹操父子为核心、以“建安七子”为骨干的“邺下文人集团”。这些文人学士,在政治上,是曹操父子的属僚,希望依附于曹氏政权做一番事业;在文学上,他们以诗文相往还,抒发政治理想,赞美亲朋情谊。正是这种相同的生活经历和政治抱负,使他们的诗歌创作除了个人的特殊风格外,还具有共同的特征:一方面反映汉末社会的动乱,以及由此所造成的人民生活的困苦和艰辛;一方面表现他们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和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风格悲凉慷慨,刚健清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点。正如梁刘勰《文心雕龙》所说:“观其时文,雅好慷慨,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与前代诗歌创作相比较,两汉乐府民歌,有着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揭露和抨击,质实朴素,但少华彩;汉末文人五言诗,抒发个人的苦闷和追求,委婉蕴藉,清丽流畅,但情绪低沉颓唐,少昂扬之气。而建安诗人则能取前代诗歌所长,继承并发扬其优良传统,无论就其内容的丰富深沉,还是就其艺术表现的多姿多彩,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建安诗人在诗歌创作上所取得的成就及其特色,构成了为后人所称道的“建安风骨”,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辉煌的丰碑,


为后代诗人所追慕的典范。初唐陈子昂面对六朝诗坛“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风气,感叹“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又说“不图正始之音,复睹于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可见他们说的“汉魏风骨”就是“建安风骨”,这也是他为其诗歌革新主张所树立的学习榜样。参见“汉魏风骨”。

建安风骨的背景: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曹操、曹丕、曹植、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女诗人蔡琰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尊为典范。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18784315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6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