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2022-06-02 20:4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欢迎阅读!
传统节日,端午节,习俗,哪些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诗人屈原,而大家所熟知的端午节风俗好像只有赛龙

去,很多人划船追赶挽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

舟和吃粽子,那么端午节的其他风俗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传统节日端

盛行于吴、越、楚。

午节的风俗有哪些_端午节的风俗活动,欢迎大家查阅!

3



端午节风俗:佩香囊

端午节的风俗活动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奇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

1

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芳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

端午节风俗:吃粽子

同样子,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

端午节时,很多人都会采摘些粽叶回去包各种口味的粽子,并送给亲朋好友,

4

庆祝节日的到来。包粽子的方式多样,口味多样,可包成牛角状、四角样子等,里

端午节风俗:悬艾叶菖蒲

面可放些腊肉、蛋黄、红枣、花生、鲜肉等。不过如今很少有人包了,大多是公司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

或企业发一盒就差不多了。

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

2

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弧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秀丽

端午节风俗:赛龙舟

芳香,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风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





1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5

端午节风俗:系五彩绳

五彩绳又称为五色丝、五彩丝,中国古代时期崇敬五色,五彩绳的五色代表五行——赤木水火土,彼此相生相克,蕴含着吉利如意。所以端午节那天长辈们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将五彩绳系在孩子的手腕、脚腕、脖子上,以保孩子平安。五彩绳不行以弄断或者丢弃,据说佩戴五彩绳的孩子可以消灾避难,以防蛇虫损害。 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风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赶挽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而在传奇之外,“龙舟竞渡”也的确早在战国时代就有了。在急鼓声中划刻成龙形的独木舟,做竞渡玩耍,以娱神与乐人,是祭仪中半宗教性、半消遣性的节目。后来,赛龙舟除纪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们还赐予了不同的寓意。

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从水下起出,祭过在南海神庙中的南海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预备竞渡。并且买一对纸制小公鸡置龙船上,认为可保佑船平安(隐隐可与古代鸟舟相对应)。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有的直接在河边祭龙头,杀鸡滴血于龙头之上,如四川、贵州等个别地区。 端午节吃粽子的寓意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西汉把粽子做为最早消灭的端午时食,应属“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由于枭不易捕获,所以吃枭羹的风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而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消灭,但是始终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由此可见,历史悠久的粽子,应当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了。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按《续齐谐记》说法,由于怕祭屈原之





2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制造了粽子这种食物,用粽叶包装,是由于蛟龙怕楝叶、绿丝。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传统节日端午节的风俗有哪些



3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1b100da1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1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