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4-08 03:37:2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欢迎阅读!
数学教学,思维,初中,应用

浅谈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骆树鸿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08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全新的笔记模式,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

关键词:思维导图;整体性;优越性;发散性;有效性

思维导图由世界大脑先生东尼·博赞于70年代所创,它就像大脑中的神经网络,完整地将大脑的思维、想法呈现出来。在学校,有人成天都在玩,成绩还很棒;有人昏天黑地,整日埋在书堆里,功课还是不理想。关键不在资质天分,而在于读书的方法。思维导图就是一种帮助我们思维和记忆的有效方法。

思维导图也是一种全新的笔记模式,它以直观形象的图示建立起各个概念,是将知识结构图像化的过程。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数学思维导图是建立在数学学习方法和思维导图应用的基础上的数学教学与学习中的一种数学学习工具。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在表达时理清思路,把握全局,使講解和学习流畅自然、重点突出。

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其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展示时的整体性

以往大家在展示时,所用的板书大都是纲要式的,依据教材的内容或者是知识点的递进进行罗列,虽然可以看到知识的层次关系,但针对每一个知识点并没有进行发散性思维,同时对每个知识点之间有无存在其他关系也无法体现,更无法清楚这些知识点产生的推理过程。对同一类别的知识点进行注释和归纳,对不同层次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把所有的知识点用图状结连结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当然了,根据不同基础的同学,因为其掌握的知识程度不一样,对知识的分析理解层次也不一样,有的同学不仅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汇总,还能联想到更多的知识点,还能标注一些常见的例题,或者是一些重要的关键步骤,或者是容易做错的环节,或者是隐含的数学思想。这样的知识展示,虽然每一位同学所展示的不一定一样,但有一点就是同学们都可以将所学知识的整体框架罗列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展示,每一位同学对思维导图的运用更加得心应手以后,就会有更多的新的知识产生,这就像是人的大脑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开发。

二、运用思维导图笔记时的优越性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46c015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d3.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