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赋的发展演变

2022-07-14 06:05: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赋的发展演变》,欢迎阅读!
汉赋,演变,发展

汉赋的发展演变

汉赋的发展经过准备、繁荣、转变、衰落几个时期。 第一阶段:西汉初期,汉赋形成期。

汉高祖初年(公元前206)———武帝初年(公元前140 骚体赋阶段。主要是继承《楚辞》的传统,形式短小,抒情性强,带有楚辞的特点。 “大汉初定,日不暇给”,思想禁锢不严,文化比较活跃。内容多是抒发作者的政治见解和身世感慨。这时较有成就和代表性的作家是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招隐士》,枚乘的《七发》承前启后,结束了骚体赋阶段,初具散体大赋的特点,开启了赋的第二个阶段。

第二阶段:西汉中期,汉赋全盛期。 汉武帝初年———西汉中叶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公元前87)汉景帝之第9子,17岁即位,在位55年。继承了“文景之治”的政策,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汉帝国达到强盛的顶峰。刘彻极重视文化,大量征召文人赋家入京,用名利鼓励他们创作。他本人也酷爱辞赋,有《李夫人赋》《秋风辞》两篇赋流传下来。还有《瓠子歌》二首,风格雄豪质朴,气势宏伟,为难得的帝王之作,收入《乐府诗集》

散体大赋阶段。赋的鼎盛期。

盛行鸿篇巨制的大赋。作家作品最多。国势强大,君主提倡,“兴废继绝,润色鸿业。(班固《两都赋·序》)多描写帝


国威震四方的国势、繁华的都邑、丰饶的物产等。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班固的《两都赋》等。

第三阶段:西汉后期到东汉中叶,汉赋转变期。 汉赋的转变期,从思想内容到体制和风格都开始转变。此时歌颂国势声威、美化皇帝文治武功,专以铺采摛文为能事的大赋逐渐减少,抒情咏物的抒情小赋兴起。

转变原因:社会状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赋虽数量不多,但很有价值,突破了彼此沿袭的赋颂的传统,成为六朝抒情赋的先声。

第四阶段:东汉中叶至末年,是汉赋的衰落期

东汉中叶后,宦官外戚专权,政治腐败,国力衰微,祸乱频起。文人写作态度发生变化,赋体题材有所扩大。反映社会黑暗现实,讥讽时事的短篇小赋兴起。

开始这一转变的是张衡的《归田赋》,还有蔡邕的《述行赋》祢衡的《鹦鹉赋》最具代表性的是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91e14133687e21af45a9e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