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2023-11-03 02:38: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欢迎阅读!
词类,状语,名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词类活用之名词作状语

作者:林跃奇

来源:《作文周刊(高中·人教版)》2010年第14

名词作状语是词类活用中最常见也最复杂的一种语法现象。一般来说,名词在现代汉语中放在动词前作主语,或放在动词后作宾语,而状语一般由形容词、副词来充当。但在文言文某些特殊语境中,名词放在动词前,不是动作行为的施事者,而是对动作行为起修饰限制作用,担负起形容词、副词的语法功能,充当状语。

名词作状语,其名词属性已经活用为其他词性,即在特殊语境下名词具备了作为状语的形容词和副词的语法功能和属性,充当了谓语的状语。因此名词作状语就是名词活用为形容词或副词。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普通名词作状语

1.表示比喻。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这一句中的云、响、景”,名词作状语,译为像云彩、回声、影子一样。

2.表示行动者的身份或对待人的方式(态度),译为用对待……的方式。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这一句中的”,在这里作的状语,表示对人的态度,译为用招待兄长的方式。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凭借和方式、依据、手段。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这一句中的箕畚修饰”,表示工具,译为用……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译为在……,……,……,……。如:刘备、周瑜水陆并进。这一句中的水陆”,意思为从水路和陆路。 二、时间名词作状语

时间名词用于动词前作状语,表示行为变化的时间。时间名词用作状语时所表示的意义和它们平时的意义有所不同,已不是单纯的时间修饰。学生需注意以下几点:

1.古代汉语时间名词用作状语,用连词把它和谓语中心词相连接。这是现代汉语中所没有的。如:朝而往,暮而归。这一句中的朝、暮”,意思为在早上、在晚上。 2.日、月、年作状语。

(1)表示每一。如: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这一句中的”,意思为每年;“”,思为每月。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表示渐进。如: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这一句中的”,意思为一天天地。 (3)表示往昔。如:日吾来此也,非以翟为荣,可以成事也。这一句中的往日”“从前讲。

三、方位名词作状语

方位名词”“西”“”“等在行为动词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把这些方位名词译成现代汉语时,需加介词”“等。如: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这一句中的”“西”“”“的意思分别为往南、往西、往东、往北。

名词作状语的解题技巧如下: 一、主干法

要做好名词作状语这一类的题,学生首先必须了解汉语的词类划分,词类分为实词和虚词。实词分成名词、动词、形容词及数词等;虚词分成副词、介词、连词及助词等。某个词属于某一类词较为固定,各类词在语句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分工。比如名词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经常用作状语等。这些词的基本功能古今相同。我们把熟练地掌握句子的成,按照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来解题的方法,称之为主干法。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一般是这样:〔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这样我们就可以弄清句法关系,若是主语(动词的施事者)后还有个名词,那么这个名词必定活用,即名词(主语)+名词〔状语〕+动词(谓语)的形式。如: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这一句中的都是名词,那么必定活用,又因在动词之前,所以应是名词作状语,意思为像翅膀一样地。

另外,还要注意主语与用作状语的名词是否为并列关系。如果是并列,就可能是并列主语;不是,就先确定谓语动词的施事者(主语),另一名词必是状语。如: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其群臣。这一句话中相如与不是并列关系,所以应为在朝廷上”,的状语。 另一种形式是:名词(主语)+助词(不、得、能等)+名词〔状语〕+动词(谓语)。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这一句中的分别修饰动词”,其前面有否定助词”,“目见耳闻可译为亲眼看到亲耳听到。 二、语境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如果单纯用主干法无法判定名词作状语(如句中主语不容易确定,或根本就是无主语句),那就只能根据句子或上下文的意思来确认。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语境法。语境可就本句、上下,本段,甚至于上下段、全文的语境来确定,一般要从局部到整体。局部没有办法解决,再把语境的范围逐步扩大。如: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如不结合上下文,就很难确定犬坐于前是主语还是状语。如果是主语,则是其中一条狗坐在前面”;如果是状语,则是另一只狼像狗那样坐在前面。从上下文意看,这一句是说其中另一只狼的情况,因而必然是的状语。 三、翻译法

翻译法是指把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根据主干法的现代句法排列顺序来确定名词在文中的用法,若是作状语,则是名词作状语。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这一句译:大臣们和百姓能够当面指责寡人过错的,受到上等奖赏。结合主干法,“修饰动词”,表示用面对面、直言不讳的方式进谏。面刺译为当面指责。因此可断定为名词作状语。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df199b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b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