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石兽》导学案

2022-05-07 04:26:2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河中石兽》导学案》,欢迎阅读!
中石

珠海新世纪 2018级初一语文 导学案NO.6 编制人:朱先进 备课签字:张宝芝 包科领导签字:王玉周 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24、河中石兽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反复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知道分析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 信息链接:

作者及背景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

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他的诗文,经后人搜集编为《纪文达公遗集》。

文学知识

古代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涉及天文地理、朝章典制、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



中国古代的笔记小说,截至清末,大约不下于3000种,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著名学者纪昀流放乌鲁木齐期间所作的笔记小说集,全书主要记述狐鬼神怪的故事,意在劝善惩恶,内容记述若真若假,通过种种描写,折射出封建社会末世的腐朽和黑暗。对处于社会下层的广大人民,纪昀在作品中表达出同情与悲悯。鲁迅对《阅微草堂笔记》有很高的评价:“惟纪昀本长文笔……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





【预习案】

1、给以下加点生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2、给下列诗句划分朗读节奏 1)众 论。

2 去?

3、熟读并背诵课文。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山门圮数小舟于河( 僧募金重修 铁把 是非木柿 于沙上 不亦颠.. 沙为坎穴 反溯逆上 可据理臆断 5、翻译下列句子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2)尔辈不能究物理

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4)……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5)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于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 ,理由是“ ;老河兵则提议应“


珠海新世纪 2018级初一语文 导学案NO.6 编制人:张宝芝 备课签字:张宝芝 包科领导签字:熊勇 时间: 班级: 小组: 姓名: 评价:



,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而上矣”





【我的疑问】



【拓展迁移】

1、课文阐述的道理对我们平时的生活、学习有什么启示?



2、阅读《揠苗助长》

【合作探究】

活动一

7

人物 寺僧

寻找地点

理由

结果

探究原因

宋人有闵(1)其苗之不长而揠(2)之者,芒芒然(3)归,谓其人(4)曰:今日病(5)!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6)矣。 注释:

1、闵(mǐn) :同,担心,忧虑 2、揠:拔

3、芒芒然:露出疲惫但十分满足的样子 4、人:这里是指家人 5、病:劳累,困苦 6(gǎo):草木干枯, 枯萎 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寺僧

讲学家



老河兵

活动二

8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说明什么道理?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ef1022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