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

2022-07-21 21:27: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欢迎阅读!
抄报,上册,年级,数学

八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



八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1:能不能用数学的思维来上数学? 近来,笔者听了不少数学课,却越听越糊涂。某一教学内容开课前,明明学生早已掌握了所学内容,可教师还按课前预设的教学流程“折腾”到底,大有教师只有教得“深沉”,才算是完成了教学任务之势。当下,这种没有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起点上的教学现象不算少见,本来非常简单的教学内容,经过教师一教,竟变得高深莫测起来。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通过将饼一分为二的设计,引入“一半”可以用分数来表示,从而引出课题。这样的导入环节是可行的,但之后的教学中,教师却再次设计了对折一张纸的教学环节,思考“一半”有多少种折叠方法,再经过比一比、说一说、涂抹上颜色等,让学生多角度、多层面地认识1/2。接下来的教学,依旧采用同样的教学流程,学习1/31/41/6、1/8……笔者在听课中观察到,大多数学生于课前都知道“一半”可以用分数1/2表示,而在40分钟的教学时间里,教师仍旧没有作出调整,还是过于注重课前的教学流程。初步感知分数的环节占去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却没有突出,更不用说对教学难点“同一物体中的分数才可比较大小”的突破了。虽说数学所研究的东西,基本上是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转换,可这一课真需要多角度、多环节地引领学生认识1/2,特别是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感知1/31/41/61/8?如此对课堂生成的“问题”视而不见的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吗?

八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图片

中科院院士、数学家张景中在《人民教育2007年第18期中的《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写给小学数学教师们》一文中说:数学可以有不同的讲法。看清了问题的实质,就能把难的变成容易的,把高等的变成初等的。就能把‘过去曾经使成年人困惑的问


题’,变得‘孩子们都容易理解’。”而很多数学课却将简单的教学内容复杂化了,把本应该有的发现、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置于脑后,没有自主、合作、探究的组织形式,没有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好的数学教学吗?一节本就只有40分钟的课,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执行教学计划上,简单的问题便变得不简单,这显然是对小学数学的故弄玄虚。

八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图片

数学是门理性的学科,以其特有的准确、概括、凝练的语言风格,教人变“聪明”。数学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简单,从而乐于实践,提高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教材最大的编排特点,就是“清清楚楚一条线”。简简单单地呈现教学内容,简简单单地教和学,可说是小学数学最基本的要求,这样才可让学生乐学、爱学,懂数学、用数学,对数学科产生兴趣。掩卷沉思,不难发现我们教师不能将教学变得简单,主要是以下原因所致:

一是,学生懂了时,教师不善于“随机应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采用数学教学中最常见的练习法,测试学生是真懂或一知半解后,随即作出相应的调整。教师可以不教时,最好不教。数学教永远是指向学生的学,而不是看谁比谁教得更多、更有特色。 二是,在教学难点处,需突破时往往显得后劲不足。数学教学关键在于难点的突破,难点突破了,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产生用所学的方法去解题的冲动。试问我们的教师,你的课堂中有没有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到学习幸福的时刻?有,才说明你已让学生攻破了难点。

八年级上册数学手抄报内容2:为什么会提出“数学课要有数学味”的问题

2001年至今的课改第一阶段,各科教师都注重了对普遍性新课改理念的领会和贯彻,强调了课堂学习中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强调了让课堂充满情趣和快乐,强调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等等。这是极大的进步但又暴露出极大的不足:学生的积


极性、创造性、情绪情感只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而没有与各学科的学习要求紧密结合,于是表面热闹的课堂却“语文课不象语文课”、“数学课不象数学课”。于是为了课改的深化,就提出了数学课要有数学味”的问题。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3f98507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