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绘画中的儿童文化解析

2022-06-26 15:58:3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儿童绘画中的儿童文化解析》,欢迎阅读!
儿童绘画,解析,儿童,文化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儿童绘画中的儿童文化解析

作者:易小玲

来源:《艺术科技2013年第06

摘要:儿童绘画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游戏,更是儿童表达自己对事物认识的一种情感和语言。那么儿童到底为何喜欢绘画?绘画过程中是如何体现其艺术游戏、情感和语言的?文章主要从儿童绘画的原动力、绘画过程、画面结构布局特征以及绘画动作四个方面解析儿童文化,这对成人了解并指导儿童绘画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绘画;儿童文化

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以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1] 儿童绘画是儿童表现其思维、学习、游戏艺术创造的独特方式。二者紧密相连,其绘画活动中有着与之相应的文化。 1 儿童绘画的原动力:交往和创造性的表现

儿童之所以喜欢绘画,一是交往的需要和表现。语言交流是维系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人们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在儿童还没有掌握足够的文字和语言之前,他们便通过绘画这一语言来表达内心的所需、所思、所想。二是创造性的表现方式。自儿童能拿得起笔开始便会对到处涂画乐此不疲,宋代的伟大诗人范成大在他的诗中也极力描绘过可爱的儿童生动情景,他在诗中深情地写道黄发垂髫儿,握枝向泥沙。似解世人意,信手乱涂鸦。桥畔流水淌,树梢日影斜。口中呢喃语,兴尽忘归家。这个宋代诗人笔下的这位儿童一边手中乱涂乱画,一边口中还念念有词,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审美世界里,以至于夕阳西斜了还没意识到应该要回家了。[2] 儿童的这种创作是一种自然的流露,这种艺术行为的产生源自个人无意识,儿童有时说不清楚原因,而只是觉得心里愿意这样,其中的奥妙就在于这一对象具备了符合个体的某种心理结构的内容,而这些内容被主体直觉地把握到了。他们的创造性由此滋生,并通过绘画更好的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一幅画就是一个世界,儿童在自己的绘画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所憧憬的世界和他们所惧怕的世界。[3]

2 儿童绘画的过程:说话与绘画的内在统一

2.1 在绘画过程中,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说话的时间、内容不同

托儿班和小班的儿童处在涂鸦期,他们的思维需要依据直观动作,开始时并没有很有意识、有目的地想好要画什么,然后下笔,而是由某些动作、痕迹的刺激触发大脑中的表象,才决定自己要画什么,因此,这时期的儿童说话时间会在绘画的后半段,以此来总结自己的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0ad2b8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7e.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