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日历收藏价值故宫日历

2022-10-23 22:43:16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故宫日历收藏价值故宫日历》,欢迎阅读!
故宫,日历,价值,收藏

故宫日历收藏价值:故宫日历



翻开《故宫日历》,正面是年、月、周、日及每日相关之节日、节气等内容,可供查阅。背面图是名家墨宝、金石珠玉等珍贵的宫廷古玩,可供欣赏。故宫出版社负责人透露,3年《故宫日历》的主要编纂者华胥,并不是从事文博工作的专业人士,而是对此有兴趣的爱好者。但在编纂过程中,参与指导、审核等工作的专家有很多。2021年版为了尽早定稿出版,在藏品选取编排之后,由文化旅游编辑室的3位编辑共同参与完成了说明文字的撰写。

新日历受宠,老日历价格更是直线上涨。据悉,2021版的《故宫日历》价格已被炒至2000元,超过定价的30倍。此外,2021年版的《故宫日历》标价在400元以上。 即便如此,老版的《故宫日历》也多是有价无货。在当当、亚马逊等网站查询,发现2021年之前几个版本的《故宫日历》均是缺货状态。故宫的官方淘宝店中,连最新的2021年版日历都已售罄。

据悉,《故宫日历》初版于1933年至1937年,后来因战乱而停止发行。直到2021年,这本被遗忘经年的日历才又被人提起,并于当年10月复刻出版(2021年版)。故宫出版社负责人表示,2021年版是《故宫日历》被复刻后的首版,不到2万册的印量让它奇货可居,因此市场价格被逐渐推高。

为适应市场需求,2021年的《故宫日历》发行量已增加至18万册。“首批10万册已经卖完,印厂正紧张加印。” 诞生

《故宫日历》诞生在民智初开的民国时代。

帝制终结,重重宫禁中曾被天子一人独享的内府珍品,引起民众好奇。

故宫日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1925年故宫博物院建立后,相关学者对留存在宫中的大量文物进行清点、整理,并在稍后编辑出版了不少专业刊物,主要包括偏向介绍器皿、书画等艺术作品的《故宫周()刊》、《故宫》、《故宫书画集》,以及专于文献档案的《掌故丛编》(后改名为《文献丛编》)、《史料旬刊》等两大类。这两类出品都试图从不同角度向读者群推介故宫内的丰富藏品,而1932年首版的《故宫日历》就是其中之一。 旧时版式

《故宫日历》长17.5厘米,宽10.7厘米,采用道林纸精印。当时市场上流行的用纸还是古老的手工纸,道林纸则是漂洋过海而来的舶来物。


日历的正面印有年、月、日,同时又有英文加以对应。另外,还有节气、朔望、韵目等因素也出现在同一页上。节气、朔望容易理解,韵目对于当下的人们来说则有些陌生。韵目本来是指用于诗词创作时使用到的各个韵排列而成的目录,19世纪中后期“韵目代日”出现以后被用于记录日期。简单来说,就是1个韵目代表1个月中的1天,一共有31字,代表31天,如“文”代表12日,抗战中发生在19381112日夜里的一场大火即被称为“文夕大火”,“卅”代表31日,“五卅运动”即得名于此。

日历的反面印有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书、画、古籍、青铜器、瓷器、玉器等等,365张图画的排列与日历正面的节令相结合,阅览的人可以“见图如见节令、星期、日期”。除此以外,图画的颜色也是区别不同时节的一种方式,色彩赋予读者的区别感更为清晰。 主编

《故宫日历》的主编是身兼《故宫周()刊》、《国民日报》、《古剧周刊》等多职的冯华先生,他在业余时间还为美国籍研究人员福开森(John Calvin Ferguson)编写收藏书画目录和提要。正是有了这位经验丰富的文博学者参与每一页日历用图的挑选,才使得一本原来普普通通的日历表现出厚重的历史味道与迷人的艺术气息。

作为一种具有时效性的消耗品,《故宫日历》并没有太多学术性,因此在文献、史料中几乎没有记载。但从民国的广告印刷品上,却能看出《故宫日历》多么风靡一时。 1935年一则经销商的广告上,文案做得十分夺目:“震铄世界惟故宫日历足以当之,独霸天下惟故宫博物院有此资料”、“案头壁上,皆可适用,自备送礼,均极相宜”。当时《故宫日历》还有配“厚黑玻璃座盘”的“套餐”,定价27角。

1933年至1937年,《故宫日历》共出了5册。封面和日期所用文字,除个别采用时任院长易培基先生的楷书手迹和篆书、仿宋印刷体外,均集自院藏古代楷书和隶书碑拓。故宫藏品图片每日一张,历代书画、器物交杂穿插。

当时这本日历仅署“故宫博物院编”,没有具体编辑的姓名。关于旧版《故宫日历》的编者冯华,只有在故宫出版社资深编辑朱传荣的回忆文字中有只言片语的描述。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故宫珍宝南迁在即,小小的《故宫日历》却年复一年为普通民众打开了古代艺术宝藏的一扇窗,也成为许多人醉心传统文化、走上求艺之路的开端。在一些老画家早年学画经历的回忆文字中可以发现,在当年信息相对闭塞、资源匮乏的环境下,可能就是一本《故宫日历》,为其启蒙,作其良伴。 复活

2021年,被遗忘经久的《故宫日历》“复活”了,以1937年版《故宫日历》为蓝本的“复刻版”问世。原汁原味的“复刻版”,黑白印刷,不仅仅是呼应渐起的怀旧风,也是致敬于走过85个年头的故宫博物院、致敬于老去的前辈故宫人。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4180864ad7c1c708a1284ac850ad02df800754.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