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27 23:08:2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孝》,欢迎阅读!
孝

【核心提示】是中国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亲尝汤药卖身葬父怀橘遗亲涌泉跃鲤等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成为我国古代宣传孝道的典型事例。近日,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新版“24行动标准,教父母上网给父母拍照等内容均被包括在内。新版“24你做到了多少,成为近期广大市民热议的话题。专家称,只要有孝心,不必拘泥于形式。 记者 吴志明 实习生蔡文强/ 洪志雄/ 多数心里有愧 标准难以全顾

张先生来自安溪,是市区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因为父母在老家,张先生基本上每个月回家一趟。我觉得对父母有些愧疚。”“对照这份标准,我才做到了五六条,对父母做得实在太少,新„24给我提了个醒。这份行动标准的很多条款对于张先生而言很难做到。因为工作性质的关系,他时常要加班,周末也不一定有时间。每天打电话可以做到,可是陪父母看电影、去旅游就像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市区某媒体工作的黄小姐认为:这样的标准不太现实。本来觉得自己已尽力去孝敬父母了,结果一对照,竟然还有一半没有做到。她认为,24条行动准则中很大部分并没有考虑到现实情况,常年在外奔波讨生活的人很难兼顾到家庭,有时候经济条件也是一种限制。 市民洪先生则对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有不同的看法。他表示,不少在城里工作的子女都在周末回家,父母亲为了接待他们,一大早就起来准备。子女吃完后拍拍屁股走家串户去了,把一桌子的锅碗瓢盆撂给了父母,回城的时候还大包小包往回带东西。这哪里是尽孝,分明是给父母增加麻烦。他认为,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也不具有操作性,不过,定期带父母体检倒是很有必要,同时,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也是有必要的。

新版“24也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惭愧检讨是网友跟帖中出现较多的词汇,网云淡风轻说,现在根本没有大把时间陪在父母身边,想尽孝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新版突破传统 体现精神关怀

记者随后采访了市老龄办商副主任。其认为,旧版“24里的孝顺精神固然可嘉,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些内容已不再适合现代社会的要求,有些甚至是违法的,比如埋儿奉母现在就行不通。市老龄办综合科蔡科长也认为,故土难离、父母在不远游等观念和古训已失去现实依据,现在交通这么发达,距离已不是问题。按照旧版“24标准来倡导今天人们的行为方式,已不可能做到。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孝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有必要与时俱进。

商副主任表示,新“24在旧版“24的基础上传承创新,语言平易,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精神关怀。


只要有孝心 不必看形式

新版“24同样引发了网友对时间少,压力大的感慨。许多网友认为,现在城市生活节奏快、压力大,没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去行孝。

泉州师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方副院长认为,新版“24行动标准不是硬性规定,它只是一种倡议,一种引导,不能涵盖孝的全部内涵,生活中尽孝还有很多种形式。他认为,行孝的关键是用心用情,也就是要知道恩情常思、敬意长存、爱心常表。行孝并非按图索骥,也不是说24条标准全部做到了才算有孝心。心中有善,行孝不难,比如,给父母打个电话、做顿饭、看场电影,这些行动都是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了时代性,也有创新意义。这些行动大家很容易做到,新的„24可行性很高,而在这个过程中也能体现出孝心,温暖老人的心。

商副主任认为,行孝不只是物质上满足父母,更重要的还要有精神上的慰藉。他说,尽孝除了还应该,比如,父母不喜欢过生日,就应该顺着他们的意,而不是教条地去理解。不必拘泥于形式,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只要有这个心,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就可以了。

市民李先生则表示,行孝还应该建立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上,子女和父母应该多沟通,互相理解。

新版“24行动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古代“24

1.孝感动天;2.戏彩娱亲;3.鹿乳奉亲;4.百里负米;5.啮指痛心;6.芦衣顺母;7.亲尝汤药;8.拾葚异器;9.埋儿奉母;10.卖身葬父;11.刻木事亲;12.涌泉跃鲤;13.怀橘遗亲;14.扇枕温衾;15.行佣供母;16.闻雷泣墓;17.哭竹生笋;18.卧冰求鲤;19.扼虎救父;20.恣蚊饱血;21.尝粪忧心;22.乳姑不怠;23.涤亲溺器;24.弃官寻母。 不同国家的孝道

法国:法国父母认为成家立业的子女如果能给自己一些发挥余热的机会,也是不错的孝敬方式。在西方人看来,父母让成年子女离开家,本意并不仅仅是给孩子自由,还包括还父母自由。而这恰恰体现出了东西方家庭孝文化的不同之处。


日本:和中国的家庭观念类似,日本人孝顺的方式含蓄传统,但也有西方式的相对自主。在日本,母亲节、父亲节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幼儿园的老师会教孩子们给父母制作手工礼物。据调查,日本人一年为父母尽孝所花的费用平均大约是14万日元,主要花在为父母买礼物,一起去吃饭和回乡探望父母上。日本每年8月盂兰盆节和元旦也像我们的春节一样,多数人都回家乡看望亲人。日本的子女在离开父母以后特别是结婚以后基本就是另一个独立的家庭,父母为子女出资购房、常年为子女带孩子的并不多。

非洲:非洲大陆上随处可见的大家庭都是其乐融融的。一大家子人在一起生活,对老人的关怀无微不至,只要有年轻人一口吃的,老人是一定不会落下的,一大家庭在一起也不分家。在非洲,一进村都要先拜访长老,这是对老人的尊重。很多人会把去世老人的坟墓安葬在家里面。 记者手记: 行孝不能等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行孝不能等,不要等到父母老去才想要回报他们,而应该在他们有生之年,在日常生活中将孝进行到底。哪怕只是一个电话,一条短信,耐心聆听他们的唠叨,帮父亲洗一次碗,为母亲梳头……这些在我们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在他们眼里可能是整日念念不忘的大事,可以让他们温暖很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生活中的小事体现的却是子女的心意。或许你谋生在外,或许你已成家立业,肩负着更多责任与压力,但无论如何,不要把孝顺这件事儿放在角落。尽孝并不是细化的标准和考察的任务,而是一种爱的延续,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及时尽孝,不要把孝顺父母放在明天。xiao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592cdead51f01dc281f14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