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花之歌教学设计

2023-09-30 00:16:2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六年级花之歌教学设计》,欢迎阅读!
教学设计,年级,花之歌

六年级花之歌教学设计:

课前总起:

《花之歌》是本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诗人以花自喻,运用第一人称,从花的视角描绘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现象,表现了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表达了诗人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

通过对前三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结合词句展开想象的能力。本课想象奇特,画面感强,可以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应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在大声朗读和实践中,把文本读通、读熟,感受散文诗独特的音韵美。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结合学习提示,读懂作者描绘的花的各种形象,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交流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最后再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感受《杨柳与水莲》一文中想象奇特之处。 教学过程: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感、音韵美。 2.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文中花的各种形象。 3.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并阅读相关的美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品悟,继续学习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花向往光明、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的人生态度,学习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人笔下花的不同形象。

2.感受并交流课文和“阅读链接”中想象奇特的地方,体会作者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难点

继续学习作者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通过联想和想象来表达自己独特感受的方法。 教师: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喜欢?谁能背一背描写花的诗词或文章片段?(学生自由说)有一位著名的黎巴嫩诗人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花,那他对花又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走进《花之歌》,走进花的世界。(板书课题) 1.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2.交流资料,介绍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 (1)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纪伯伦的资料。 (2)教师简介作者及背景资料。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出情感,读出语言的节奏感、音律美。 2.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学生讨论后归纳:


第一部分(14自然段):以一系列“我是什么”的句式对花的形象展开了具体描绘。 第二部分(57自然段):以“我在做什么”的句式继续描绘花的形象。

三、再读课文,感知形象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课件出示问题及学习要求:课文题目是《花之歌》,可全文没有一个“花”字,那么从哪里可以看出“我”是花?花又具有哪些形象?

(1)边读边想象画面,并在相应的位置作上批注。

(2)读完后自由组成学习小组,用“读到……时,我仿佛看到花儿……”的句式,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花的各种形象。 2.交流汇报,相机指导。 (1)读到“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时,我仿佛看到花儿花开花落,来年又开花的画面。(花是大自然季节更替的代言人。)

(2)读到“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时,我仿佛看到花儿在绿茵中闪闪发光的画面。(高洁夺目。)

(3)读到“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时,我仿佛看到了花儿在人们的微笑中传递,在幸福的婚礼上散发芬芳,在死者的葬礼上默哀。(对人类无私奉献。)

(4)读到“我在原野上摇曳,使原野风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风中呼吸,使清风芬芳馥郁”时,我仿佛看到花儿在美丽的原野上摆动身姿,在风儿的吹动下散发清香。(与万物和谐共处。) (5)读到“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时,我仿佛看到花儿在抬头追求光明。(向往光明,积极向上。) ……

3.汇总整理,感知形象。

(1)在文中,作者将花比作了什么?(大自然的话语、星星、诸元素之女、礼品、婚礼的冠冕、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写出了花儿怎样的形象?(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无私奉献、积极向上。)

(2)联系作者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谈谈作者写花的各种形象的意图。

(作者在文中其实是以花自喻,借花来表达自己积极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人生态度。)

四、精读课文,感受奇特想象

1.仔细阅读课文,揣摩文中的想象。

2.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生活实际,大胆想象。

(1)如果你也来想象花的形象,你会想到“我”是什么?“我”还会做什么?(生自由发言) (2)对比自己的想象与作者的想象,找出作者想象奇特的地方,小组交流。

五、总结全文,揭示主题 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真正是在写人,诗人以花的语言抒发了自己对人生态度的独特感悟,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读了这首散文诗,我们是否在大自然的话语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呢?

六、延伸阅读,交流感受

1.默读“阅读链接”中的《杨柳与水莲》 (1)找出文中想象奇特的地方。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65b69e9d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e9.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