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作业-读西西弗斯的神话有感

2022-05-29 23:50:15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语文作业-读西西弗斯的神话有感》,欢迎阅读!
弗斯,西西,有感,语文,作业

读西西弗斯的神话有感

西西弗斯是一个经典的希腊神话人物,长久以来,他与他的滚石一直被视为荒谬的象征。在世人与诸神的嘲笑中,他一次次推起巨石走上山顶,又一次次无助的看着它滚下...... 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啊?他既是一位伟大的智者:用智慧让河神灌溉他的封地;让冥后放他还阳;甚至让死神被囚困,使得冥界数年没有居民入住,人间万物不死!这是何等的睿智!可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愚蠢的人:他用无尽的的生命去做一件永恒的苦役,去一遍又一遍看着巨石滚下,去一遍又一遍听着嘲笑。

这是一个矛盾:明明知道没有结果,却一次次去尝试。可生命与死亡不正是这样的一个矛盾吗?我们每一个人生下来后,就注定要死亡,这是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的,可我们仍然活着,这不正是西西弗斯式的苦役吗?这是多么的悲哀啊!那我们到底活着是为了什么?或者说,我们推巨石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佛教认为世界本无相,生命的本质乃为空,虚空中缕缕念想而化色,色又生相,这便是世界。所以这一切终为幻,最后还是重归于空。这正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此看来,佛教是彻底的悲观主义了。在佛祖看来,我们推的那巨石,本来就是空,就是幻,何来有无意义这个问题呢?当然,这只是佛教的一家之言,究其根本,只是为了劝我们


信仰他罢了。但脱去宗教的外衣,这反应的是古代人类对生命与死亡这个矛盾的迷茫。他们找不到一个积极的答案去解读,对自身的存在充满着困惑,只能用“四大皆空”来自我安慰了。

西方哲学也有与佛教类似的观点。叔本华认为人生的本质是痛苦的。他说:“人生在整个根性上便已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幸福,人生是在痛苦和无聊之间如钟摆一样来回摆动着。这可谓给我们的问题钉上了重重的一颗钉子。在叔本华看来,我们人类一次次从出生开始,推起那巨石,又一次次伴随着死亡,让巨石滚下。这无穷尽的循环明明白白昭示着我们有多么可笑,人生有多么痛苦。在这痛苦中,我们什么也不能做,连反抗都是徒劳。

如果真的如以上说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是痛苦的,我们活着岂不就是个错误?与其像癞皮狗一样的活着,不如痛快的死去?

真理绝不是这样的!我们的生命虽然短暂,虽然注定要结束,可我们还是要继续活着的,继续轰轰烈烈的活着。就如《特洛伊》中阿基里斯说的:“我们会死去,但我们的名字会被千万人铭记!”我们总要在短暂的生命里留下些什么。就如西西弗斯推动着巨石,是为了在山上留下自己不屈的脚印,是为了证明自己还活着。

贝多芬正是一个典型的“西西弗斯”。他明知道自己不可


能写出所有的不朽之作,可他从十二岁起便开始这永恒的劳役,在自己的五十七个春秋中留下了三百多部作品。他反复的推起巨石三百多次,虽然音乐皇帝最终去世,可他在音乐史甚至是人类史上留下了不朽的脚印。

也正如保尔柯察金所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即使我们最终会死去,即使人类注定免不了灭亡,我们也要轰轰烈烈的活着,去创造璀璨的不朽的文明! 愿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伟大的西西弗斯!

机械14-13 方鹏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67736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d.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