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视域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

2023-02-10 21:22:14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乡土文化视域下的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欢迎阅读!
视域,乡土,课程,旅行,开发

土文化域下的研学旅行开发

近年来,研学旅行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词汇。教育部曾多次专门发文,明确要求将研学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中,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革命的光荣历史,感受改革开发的伟大成就。笔者认为,研学旅行需要从乡土文化中汲取营养,设计开发具有乡土特色的研学课程,比如青岛市名人故居研学旅行课程。

一、基于乡土文化开发研学旅行课程的背景

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地域环境,受地域文化的熏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对乡土文化有感性体验和理性领悟。作为一名文史类教育工作者,要具有较为扎实的文史类学科专业知识,如果能将专业知识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既能发挥专业优势,又能从乡土文化中获取资源,进而开发出新的研学旅行课程。作为学生,即使不通过学校课程,也可以对乡土文化有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天然的文化亲切感。因此,乡土文化与研学旅行课程结合起来,科学的理论来揭示乡土文化的特性与丰富多彩的内涵,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乡土文化的理性认识,又能节约教育工作者对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成本,进一步丰富课堂,使课堂煥发学科的生命力。 二、青岛名人故居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 (一)课程设计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青岛历史文化街区的总体布局、青岛名人故居的形成历史以及青岛市名人故居的基本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与方法的习得是素质教育中极为重要的课程目标。以青岛市名人故居为主题的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并非单纯地认识名人故居文化的概念,更多的是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知识的学习养成文化思辨思维。例如分析青岛名人故居的形成原因,比较青岛不同时期名人故居的分布特点等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目的就是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对乡土地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青岛市的名人故居是一项特殊而不可再生的文化符号,具社会公益性和文化服务性。这种乡土文化资源具有深厚的文化传播价值、历史鉴赏价值与社会教育价值。学生不仅可以得到名人故居建筑精华的审美体验,还可以得到名人精神和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过程

根据研学旅行课程的特点和要求,下面选取了一位有代表性的青岛文化名人故居——康有为故居。选择康有为故居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已经建设成一座小型的博物展馆,故居内各项配套设施齐全,能够很好地实现参观、游览及研学的功能。

1.考察路线。参观康有为故居(福山支路5号)

2.考察内容。康有为的故居布局、生平经历、居住历史和社会影响。

3.学生任务。包括给游客或同学做故居导游宣讲员,做一份以康有为故居为主的手抄报,写一份有关康有为故居历史的研学报告。 4.考察意义。了解名人故居的时代背景,分析名人故居的形成原因,传承名人精神和乡土文化。 (三)课程设计评价标准

文化研学旅行课程主张学生评价发展导向和综合性能力的考察,重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与经验分享,鼓励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在研学旅行过程中的综合表现和阶段性成果的评价,全方位地评价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情况。 青岛名人故居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体系。(示例)

1.评价要素及分值(100分)。其中包括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40分、自尊自律(20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配合度(20分)、团队协作(20分)

2.评价层级。包括学生自评(30%、小组自评(20%、教师评价50%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6dd1067e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