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的论诗诗创作

2024-02-18 07:54: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陆游的论诗诗创作》,欢迎阅读!
陆游,创作

陆游的论诗诗创作

陆游自幼即濡染了父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杀敌报国之志,由于权臣当道,他的报国之志并未顺利实现。在几十年的为官生涯中,几度被罢归山阴,赋闲在家。书生本欲辈莘渭,蹭蹬乃去为诗人。囊中略有七千首,不负百年风月身《初冬杂咏》八首其五)。与辛弃疾类似,陆游一生力主恢复,渴望像辅佐商周君主的伊尹、姜尚一样发挥才能,报效国家,但一生仕途蹭蹬,落拓不偶,无奈而为诗人。原本诗歌只是他生活的一个枝叶,但不料他却以诗、词这种立言的方式流传不朽,文学成为陆游一生中成就最高的事业,甚至成为其安身立命之所在。除了沿袭传统在诗歌中抒情言志,陆游还常以诗歌的形式谈及诗歌创作原理,道出诗家三昧,论诗诗成为陆游诗歌理论的重要体现。 一、宋代以诗论诗风气的流行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仕宦生涯和日常生活中,诗歌充当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相对于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古代文人的生活内容简单得多,在物质享受方面也大为逊色,但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把诗歌当作其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借以抒发自我情志,与友人唱和往来。诗歌不仅是古代文人怡情悦志的艺术佳品,是社交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宋代是科举制度日益完善、化昌盛的时代,勤学读书、作诗唱酬蔚为一代风气。唐末郑谷云相门相客应相笑,得句胜于得好官《静吟》将作诗的价值置于当官之上,宋代文人更是以诗歌为其人生要务之一。正如洪迈所言:为父兄者,以其子与弟不文为咎;为母妻者,以其子与夫不学为辱。p.452)读书识礼、博学于文成为士子们共同的追求。黄庭坚云:未尝顷刻可去酒,无有一日不吟诗。《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其父黄庶亦有诗云:尘埃蹭蹬落粗官,赖有诗书可自安。《次韵答王甫判官》在两宋新旧党争激烈的情况下,


士人为官鲜有一生悠游平顺的,大多坎坷不遇或屡遭贬滴。而后工(欧阳修《六一诗话》)的诗学信念和前人实践,又激励着诗人们更加倾心于诗,寄托心胸志意于诗,甚至以诗为其安身立命之所在,创作了大量名篇佳什,或在当时即有同道相慰唱和,或于后世得遇知音遥忆追怀。

诗言志《尚书·尧典》诗缘情而绮靡(陆机《文赋》中国古典诗歌自诞生起即弥漫着强烈的抒情色彩,自然意象构成诗歌的基本元素,形象性和含蓄不尽的意味成为诗歌的基本属性。然而,诗歌的表现范围其实是十分广泛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春秋公羊传解话·宣公十五年》由于读诗、作诗是文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与诗相关的文人生活自然也就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一大题材。陆游曾描写自己的日常生活道:东窗对儿子,聊与细论诗。《东窗》)以诗歌的形式谈论诗歌创作原理,评骘诗人诗作,是自《诗经》以来就出现的一个诗坛现象。唐代论诗诗呈现勃兴之势,除了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组诗以外,其他单篇论及诗歌的作品还有很多。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四言形式品评诗歌的艺术风格,颇具唯美色彩。宋代诗人生于唐后,一方面努力学习前代诗歌的优良传统,研习著名诗人诗作;另一方面,由于特定的政治背景、时代氛围,又形成自己的诗歌特色。宋诗总体的特色是重理性、好议论,加之宋代文人之间唱和酬赠的风气颇盛,因此,对于本身的讨论感叹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题材之一,其中包括自己作诗的心得体会、对同僚或亲朋诗作的评论等,互相推毅,从而使论诗诗的创作呈现兴盛之势。正如郭绍虞先生所说:论诗诗之流行于宋代亦自有故。盖以(1)宋诗风格近于赋而远于比兴,长于议论而短于韵致,故极适合于文学的批评;有时可以阐述诗学的原理,有时可以叙述学诗的经历,有时更可以上下古今,衡量前代的著作。2)宋诗风气,又偏于唱酬赠答,往返次韵,累叠不休,于是或题咏诗集,或标榜近作,或议论断断,或唱和霏霏,或志一时之胜事,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79572124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1a.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