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古诗词阅读】《汲黯直言进谏》“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3-01-13 09:1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中古诗词阅读】《汲黯直言进谏》“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直言进谏,濮阳,古诗词,阅读,原文

【高中古诗词阅读】《汲黯直言进谏》“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

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至吴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不为礼。然黯见?未尝拜,常揖之。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节选自《史记 • 汲郑列传第六十》)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黯以父任 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B.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C.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 上默然,怒,变色而罢朝 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5.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B.弘大体,不拘文法 C.天子方招文学儒者 D.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汲黯为官清正忘我的一组是 ①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 ②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 ③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 ④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 ⑤然黯见?未尝拜,常揖之 ⑥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⑤⑥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①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②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

③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

④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参考答案及分析】

4. AA因为;B被/对;C的/主谓之间;D顺接连词/转折连词)

5.DA内室/女子卧室;B文书法令/语法或写文章的方法; C有学问的、有学识的/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D仁爱和正义)

6.A(②言其工作方法;③是皇上任命官职,而且此次任命是皇上听说汲黯“耻为令”后进行的。因此这两句都不合题意。另外,⑤是符合题意的,能说明汲黯不谄媚上司,为官清正)

7.1)越人互相争斗,本来是他们的风俗,不足以劳顿天子的使臣前往。 2)现在请允许我交回符节,我愿承受假传圣旨的罪过。 3)他治理政事,只要求按大原则行事,不苛求细节

4)天子任命公卿等辅佐之臣,难道是让我们阿谀逢迎,把主上陷于违背正道的境地吗?

【参考译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他的祖先曾受古卫国国君恩宠。到汲黯已是第七代,世代都是卿大夫。汲黯靠父亲而袭任官位,在孝景帝时做了太子洗马,因为庄重严肃,人都敬畏他。孝景帝驾崩,太子继任皇位,汲黯担任接待宾客的近侍。东越人互相攻打,皇上派汲黯前往视察。汲黯没到那里,行至吴郡就回来了,报告说:“越人互相争斗,这本来是他们的习俗,不值得让天子的使臣因此劳苦受累。”河内郡发生火灾,火势蔓延,烧及千余户人家,皇上派汲黯前往视察。汲黯回报说:“那里一个普通人家失火,由于房屋相连,火势自然蔓延开去,不值得担忧。我路经河南郡时,那里的穷人有万余家受到水旱之灾的侵害,有的甚至父子互相残食,我以工作上的方便,凭所持符节下令发放河南郡官仓储粮,赈济当地灾民。现在请允许我交回符节,我愿承受假传圣旨的罪过。”皇上认为他贤能就宽恕他无罪,调任荥阳县令。汲黯以做小小的县令为耻辱,就托病辞官回乡了。皇上听说此事,就召汲黯回朝,任命他为中大夫。由于汲黯多次直言谏诤,不能久留朝中,被外放做了东海郡太守。汲黯崇尚学习道家学说,治理官府和处理民事,都喜欢清静,通常是挑选郡丞和书吏,把事情交给他们去办。他治理政事,只要求按大原则行事,不苛求细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98b54ade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b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