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双桅船》舒婷 文学考研

2023-02-10 08:06:1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赏析】《双桅船》舒婷 文学考研》,欢迎阅读!
舒婷,赏析,考研,文学

《双桅船》舒婷



《双桅船》是可以归入所谓“朦胧诗”一类的作品。诗人借用一艘双桅船的口气,向那连绵的海岸倾诉自己的思慕。昨天已经和你告别过了,今天却在这里再次分手,而明天又将在另一处地方相遇。今天是海上的风暴促使双桅船寻求这一处港湾的保护,明天又是这同样的风暴把双桅船推进了另一处港湾的怀抱。

主题思想

这种和海岸不断分离,却又总是再度结合的特殊联系,使双桅船终于明确意识到了自己和海岸之间有一种永远无法改变的相互依存的天然联系:有海岸,才有船的航程;而离开船,海岸的视线中也就空无所有。诗的最后两句所以能给人造成深远的意境,就因为它暗含着这样一种独特的悟性。

简析《双桅船》中船和岸的多重象征性含义。那么,这双桅船是指的什么,那海岸又是代表什么?你不妨把他们假设为一对热恋中的情人,《双桅船》也就可以说是一首情诗。但这海岸又实在不止是一位情人的代表,它似乎还象征着某种比情人更为阔大深厚的事物,你甚至可以说他象征着祖国、民族,以及其它许多令人起敬的东西。另外,假如我们不一定要把它具体归结为某一种事物,而只是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一种远比自己更加博大深沉的力量的钦慕、呼唤和追求,是不是也同样可以呢?无论是对一个饱经历史颠簸的民族来说,还是对一个持续在风浪和动荡时期里成长起来的姑娘来说,双桅船的心境正是许多人共同的心境。也许正是这一点,使这首诗对历经劫难的中国人——无论是老少——都产生了吸引力。

作者简介

舒婷,原名龚佩瑜,1952年生,福建泉州人。著有诗集《双桅船》1979——1982年全国优秀诗集二等奖),并和顾城合著有《舒婷顾城抒情诗选》、《会唱歌的鸢尾花》、《致橡树》(成名作)、《祖国,我亲爱的母亲》。


朦胧诗

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吸收西方诗歌营养,强调表现自我,注重个人内心的抒发,象征性强(意蕴)内涵不确定具有浓厚的现代主义色彩。 原文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啊,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9ff76ff0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