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方言及歇后语

2023-03-31 23:53:09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益阳方言及歇后语》,欢迎阅读!
益阳,言及,歇后语



益阳方言及歇后语

边音声母字多是益阳方言的主要特点,又一次在寝室打电话时,还被室友笑称为“日语”。

益阳话其实很土,这是益阳人自己讲的。益阳人一到长沙,往往改腔换调。

长沙人取笑益阳话,

首先便是笑益阳人的茶、蛇、爬不分。 益阳话中的这三个字都读旯(lá)。

手里拿着一碗茶,看见地上一条蛇在那里爬。用益阳话说便是:“手里拿打一碗旯,看见地朗一条旯在恶哩旯。”

一个耶(父亲)到长沙看崽,崽见他耶把茶碗放在床上,唯恐老人不小心碰翻茶杯,便喊:“耶嗳,嗯莫把旯碗放得狼朗啰。” 旁边的人听了,大惑不解,不知“旯碗”就是茶杯,“狼朗”是指床上。

益阳话形容颜色一般是:“彤红的”、“浸黄的”、“刮绿的”、“嫩白的”、“抹黑的”、“翡蓝的”。也喜欢用叠字。如:黄灿灿里、蓝映映里、绿也也里、白飘飘里、黑浸浸里、皮皱皱里、肉它它里、毛丛丛里、劲板板里、汗巴巴里、脚叉叉里、肿泡泡里、气鼓鼓里等。

益阳话形容味道与气色的词更多,用起来似乎更顺手更贴切。例如:挖苦的、沁甜的、津咸的、万酸的、巴甲(涩)的、攀捞(膻)的、喷香的、攀臭的。若用叠字,便是:苦阴阴里,甜浸浸里、酸就就里、巴甲甲里。






益阳话形容感觉更有味:巴厚的、拎薄的、崩硬的、韧软的、滚嗫(热)的、冰冷的。我想若用普通话写来只能是:很厚、很薄、特软、特硬,如此而已,比起益阳话来,那味道全变了。 游泳叫“打薄秋”. 潜水叫“杀米更” 零食叫“林设交火” 裤子叫“小衣” 外套叫“褂子” 儿子叫“仔界” 女孩子叫“妹级 爷爷叫“嗲嗲” 奶奶叫“娭毑” 傻子叫“宝”

对儿子的爱称“宝仔” 姑姑叫“要要” 岳父叫“哟老子” 岳母叫“哟母娘” 亲家母叫“庆嘎母” 亲家公叫“情嘎呀” 情人叫“情嘎母” 妈妈叫“妈界 爸爸叫“呀老倌” 哥哥叫“郭郭” 姐姐叫“唧唧” 耍花灯叫“撒地发鼓”

赛龙舟叫“挖冷卷” 说人喜欢插嘴叫“多几多色” 说人讨厌叫“梓死宁” 吃饭去叫“恰饭克” 歇后语

火烧鳝鱼——节节煨(敛) 火烧牛皮——自己敛(缩拢来) 老鼠尾巴上打一棍——肿发都只有咯凶 老鼠子爬秤结钩——自秤(称)自(是) 擦菜子拌饭——黑白分明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a6c951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e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