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裁作文]浅谈我对诗歌的认识散文

2023-01-08 13:32: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体裁作文]浅谈我对诗歌的认识散文》,欢迎阅读!
体裁,诗歌,散文,作文,认识

[体裁作文]浅谈我对诗歌的认识散文

浅谈我对诗歌的认识散文

和小鹿聊天的时候,她给我发了一个网址链接,打开来看是一个诗歌比赛的启事。遂浏览了一遍,甚是有想法的。只是在短暂地想过之后,便又将这种想法付之一炬了。想问问自己的原因,大抵还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去附庸风雅吧。

我自然是没有理由要去贬低这样的诗歌比赛的。在我看来,有了这类比赛倒也挺好,起码可以看看还有多少人是热忱于诗歌的,以及还有多少人在传承着中国的此项文化。 后又和小鹿聊到现代的诗歌现象。对于这方面,我还是有点观点的,虽不知道这是否有坐井观天之嫌,倒也觉得,无聊之极,细品之,还是有些许的味道的。

对于现代的诗歌而言,我所能认为的大概只有两种形态的。一种为写实,一种则是写境。而这一点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所言倒是不谋而合的。只是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却又出现了第三种形式,也即我一直所认为的复制文本。而这里的复制文本,也可以通用到写实与写境中。

先来简单说说现代的诗歌吧!我以为现代中国的写实诗歌,似乎正在走向没落的境地。原因很简单,现代不如以往,写实了只要语言上够惊异,就会有人喜欢,比如汪国真先生的写实诗歌,就会有很多人喜欢,记得比较清晰的就是他的《留学》:“有的,把日子过成黄昏/有的,把日子过成黎明”这就是一句很真实的句子,用黄昏和黎明来代表两种不同的现象,实在太过鲜明了,怎能不引人入胜呢。而对于现代而言,诸如此类的写实诗歌,便可以说是越来越少了,第一点与诗歌的大趋势有关,第二点与诗歌的经济利益有关。也可能是因为以前写实诗歌的人太多了,以至于众口一味,毫无价值可言了。因此很多人开始抛弃了去写实诗歌,而转成写境。写境确实是要比写实来得畅快的,你比如说就在当下要是有谁能写一个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类的诗歌,肯定不会有人在大呼写得多好的,因为口味变了。

可惜的是,对于近来写境派的诗人而言,他们中大多不能突破前人的桎梏的,徐志摩等人似乎已经将中国的诗歌境界写到了一个顶端似的,直接的影响就是,几乎所有的新派诗人都要套着前辈的文字,去描摹一个。或以为这样足够精美了,实际上是毫无可读性而言。

写境派发扬可以说是经济利益诉求与自我声名诉求的膨胀相结合而来的。自然这样的言论似乎略显得偏激了。但是你绝对不能否认,你在写诗的时候,不会不去想有朝一日你会成名什么的。而正因为你有了这样的想法,因此你的诗歌,才会走向一种大众口味的角度。也即成为一个普通的写境派诗人。而你最大的突破就是,在写诗的时候追求意境,甚至毫不在乎诗歌所应有的东西了。这便衍生成为现在比较泛滥的一种诗歌问题――虚。虚


诗的出现,可以说是诗歌的一个悲剧了,我是这么认为的。对于一个人而言,你可以把文字形象成坟墓,这一点我们是很能去赞成的,但是你若是把什么情绪都扯到这上面来,就显得太虚了。坟墓派诗歌,似乎在中国是很值得一提的,因为每一位诗人在追求写境的时候,也几乎都要与坟墓打交道的。自然,你可以说,诗歌就是一种死亡的东西,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交付一些什么似的。也正因为此,当我看见一些小年轻所谓的我已死啊什么的,就愈发地觉得有意思了。

我记得我是在很久以前说过写境诗歌意境让前辈发挥到了极致了。自然,这么说是很不正确的。但是要是从现代的诗歌现象来看,我并不反对我所说的。当下所流行的诗歌形态也即是以写境为主的。只不过这里的写境在诗歌长期的发展中早已演变成虚了。而虚体的诗歌,似乎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着。只不过他们大多没有什么真才实学的,因此而直接导致的一种结果就是,复制文本的出现。复制徐志摩的,复制坟墓,我们可以说是诗歌的惯有现象。但是复制情感,乃至于复制虚体的内容,我想我们就没有理由去认为,这是个意外了。

我的一个朋友对我说,她认真地去看中学时期写的诗歌的时候,觉得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而纵观近几年的诗歌真的是越来越差了。我说,这很正常,因为你的诗歌正在被顺同化,正在走向复制的世界。是的啊,别人写了一首好诗以后,我们都会有一个想法啊,就是要写一个和他一样好的,而我们又不能确定怎样写才会和他一样好,唯一能做的就是复制了。

复制其实并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复制文本将会严重地阻碍中国诗歌的发展的。这一点想必毋庸置疑,因为很多人都可以看到,中国的`诗歌正在走向倒退的地步。前段时间,就看到一则这样的报道,一个出名的新诗人,其诗歌原来都是复制别人的文章句子的。 这是否可以认为是中国诗坛的一个笑话呢?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这么说,我曾加入过一个诗歌论坛。索性发了一些诗歌上去,这里是存在时间性质的,我将以前写的时候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倒着发上去的,进而得到的评论是:“嗯,越来越好了。”我不免差异,怎么不是越来越差呢?因为当我顺着发在另一个论坛里的时候,人家也是说:“嗯,越来越好了。”

想来我所要表达的意思,大家应该都明白了。诗歌这东西,本就是附庸风雅的,可是硬是要把他名誉化,经济利益化,就难免让人嗤之以鼻了。其实有这类的想法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现代越来越多的人更为关注了另外一点,那就是时间性。而对于时间上的追求,其后果就是只有复制文本这一条路可走了。

我们是否赞成诗歌比赛这类的形式文化存在呢?答案当然是应该赞成的。只不过,从正规评级角度来说,大小的诗歌比赛,唯一能总结到的一点就是,该出名的出名了,不该出名的还是不会出名的,这一点可以从突围诗社发展看到。此前也所知晓突围诗社这么一个诗歌团体。只不过,当我进去阅读的时候,发现里面的诗歌读起来大多的是晦涩难懂的,可是这样的晦涩难懂用来附庸风雅却又是极为恰当的,当然也有一种可能性是我才疏学浅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b041eeb9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6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