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优秀教案(含反思)

2022-10-17 23:05: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人之初》优秀教案(含反思)》,欢迎阅读!
优秀教案,人之初,反思



8 人之初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文内容选自《三字经》,字数整齐,上下两节,每节四句。朗朗上口的诵读极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堪称识字小文典范。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是课程标准强调的基本理念。因此,本课设计以学生自主交流、小组互动为主体,努力将学生的识字愿望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习独立识字”,获得识字过程的丰富体验.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师生

2.有关《三字经》的图片和视频.(教师 3.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听,一群小朋友在诵读什么呢?(播放《三字经》的音频文件,组织学生认真倾听3.

2.交流:你听清小朋友诵读的内容了吗?你能尝试着说一说吗?

3.播放《三字经》的视频文件(带有字幕),学生看字幕,跟着声音诵读。 4.教师引言:同学们,在刚才的视频中,你发现《三字经》开头一句怎么背了吗?(学生齐背)板书课文题目,学生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一年级学生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尤其对朗朗上口的儿歌更是充满兴趣,开课伊始,就利用多媒体手段先播放录音激发兴趣,再播放视频了解内容,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教学内容上,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儿歌,先圈出本课的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借助拼音识字或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反复读几遍.

2.找学生试着朗读课文 ,其他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读音,集体订正后齐声朗.

3.再自由读文,注意所圈生字的读音,多读几遍,注意三字一停顿。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汉字,多种方法读准字音,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下一环节的集中识字奠定了基础。再次朗读时,教师注意提示学生三字一停顿,也是把握文本特点,为体会和理解文本韵律做好准备。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小组合作:拿出课前准备的字卡,同桌交流怎样又快又准地记住它们。 2.学生汇报:大声领读生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预设:

1)“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

2)“初”: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此处结合字理演变图)。记忆方法:用刀剪断脐带的胎衣,婴儿的新生就开始了,也叫人之初。左衣右刀就是“初" (3)“性":左右结构。可以这样记:天生心善,是人的本性,所以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4)“善”:翘舌音,可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5)“习”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

6)“教”: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幼”:组词:幼儿、幼虫、幼苗.

11)“玉”: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字歌:大王怀中一宝石.

12)“器”:用具的总称。组词:器皿、器物、武器。巧妙记忆:一只犬四张.

(13)“义":组词:正义、情义、见义勇为、兄弟相拥,义薄云天。 3.出示字卡,多种方式认读:学生领读、自由读、开火车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小组互动交流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识字方法得到互补。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必要的点拨、演示、资料补充,使学生对生字的字形和字义获得整体的认识。 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先学后教,理解第一节韵文大意。 (1)多媒体出示第一节内容,朗读理解.

①同桌配合,一人一句对读.要求注意字音,读得流利标准。 ②同桌交流第一节意思,有困难的请教老师. ③自主选择喜欢的句子汇报自己的理解。

2)多媒体出示本课相关画面,教师口述韵文大意。(预设: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只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教育孩子的方法最重要、最珍贵的就是专心。)

3)学生结合课文,自主说出第一节韵文大意。 2.先教后学,理解第二节韵文大意。

1)教师引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第二节.(师生对读,拍手读,齐读。 2导学:多媒体出示第一句,抓关键词,引导理解意思。 ①在这一句中,请你找出一组反义词.(幼和老

教师导学:“幼不学,老何为”的意思就是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小朋友们能结合老师的解释把这一句完整地解释一下吗?(预设:小孩子不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老了就会不懂道理,也没有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3)多媒体出示第二句,结合图片理解意思。

①教师出示玉石和玉器的图片,解释:玉不经过打磨雕琢,是不能成为精美的玉器的。

②引学:人也和玉一样,要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请你和同桌一起说说这一句的完整意思。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理解文本大意不是重点,但是适当理解文本,感悟传统文化魅力是十分必要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先学后教和先教后学两种教学思路相结合的方法降低学习难度,引导学生轻松理解文本大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4c732e9fb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