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阳镇祝山简介新建 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

2023-09-27 15:10:10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祝阳镇祝山简介新建 Microsoft Word 97 - 2003 Document》,欢迎阅读!
阳镇,Microsoft,新建,Document,简介





祝山位于泰山东麓25公里余,祝阳之北4公里许。《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关于与祝地有关的记载在《左传》里有好几处,桓公五年有“城祝丘”,庄公四年有“夫人姜氏享齐侯于祝丘”定公十年有“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有史学家认为《史记·周本纪》《左传》中记载的黄帝之后的封地祝国与我们祝阳的祝山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后祝国亡于齐。《泰山道里记》

记此山:小卢山东八里为祝山,单椒圆麓。山势环拱,状若圆锥形,海拔 312米。山南麓有石大夫庙。庙毁于近代,今惟存《石大夫庙叙》碑,碑文对石大的庙祀由来与信仰传布作了记述。东侧有朝阳寺古址,有民国八年(1919碑。上为寨墙遗迹,高约3米,绕山约500米,系清末民初为防御土匪所建。山顶有石庙,正中有甘露玉菩萨泥塑像,庙门前有康熙二十二年(1683)及道光三年(1823《重修甘露堂碑记》

祝山山势环拱,状若圆锥形,海拔300多米。在它的东面相距15公里处还有与它相似的一座山遥相呼应,名曰东祝山。传说是二郎神担山时在此休息从鞋子里倒出来的土石便成了现在的两座山,当属民间神话传说。

祝山翠柏掩映,榆槐葱茏,风景幽美。从山南路登在半山岙处有一百平方米的天然平台,便是庙会会址。旁边有戏台,面积约50平方米。再登50余米便是石大夫庙,庙址有石碑一座,乃“清道光七年岁次丁亥重阳节立”,乾隆己卯恩科举人候选知县赵玉班撰文,邑痒生李慎斋书丹。东侧有朝阳寺古址,亦有石碑一座,乃“民国八年四月七日立”。继续登攀乃是石寨墙遗迹,高约三米,绕山约五百米,系清末民初百姓为防御土匪所建。山顶约有60平方米的平台,有石庙一座,坐北向南,青条石垒砌,门两侧镶有梅花形石窗,庙内正中有甘露玉菩萨泥塑像,两侧配像各一尊。庙前有石碑两座,左碑为“重修甘露菩萨记”,乃大清康熙二十二年四月初十日立,右碑乃“清道光三年岁次辛巳十一月立”

在祝山之巅,西瞻岱岳之雄姿;南瞰汶水白似链;北望丛山峻岭,层层梯田,尽入眼帘,大有超然物外,心旷神怡之感。从前每年重阳节设坛打擂,聘请戏班,各村资助,赴会跪坛,祈祷甘露,抚佑人民,风调雨顺,以兆丰年。会上,布棚杂货、玩具、山果、火烧、水饺,一应俱全。善男信女登山还愿,名人志士乘此良机,登山赏景,以豁心目。山下盛会熙熙攘攘,山上人流往返不断。此传统盛行多年,后逐渐衰落。

虽然现在没有原来的规模,但是每到九九重阳节这一天,十里八乡的人们仍然乘兴在这秋高气爽之际,登高望远,欣赏壮丽河山,进香祈祷,期盼国泰民安。




祝山上的石大夫庙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2a3f6243323968001c9235.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