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苗族芦笙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3-03-30 04:08:2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苗族芦笙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欢迎阅读!
苗族,芦笙,浅析,传承,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苗族芦笙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作者:张时俊 石浏琬悦

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6

【摘 要】一种文化的形成往往是融合了某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态度以及精神,芦笙舞文化对于苗族人就是如此,芦笙舞文化中体现出苗族人民的生活态度以及民族是性格,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民族特色,现阶段芦笙舞文化在国内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形式,但是经济在快速进步,不断有外有文化进入到苗族聚集地,对芦笙舞文化形成了一定的冲击,这种局面下芦笙舞文化需要更加强力的保护以及传承。文章是对芦笙舞文化的有效保护以及传承措施进行研究,希望对芦笙舞文化传承有所借鉴。 【关键词】苗族;芦笙舞文化;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J722.2 ;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121-01 如今中外文化不断交流,很多的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形成了严重的冲击,芦笙舞文化就是面临着这样的局面,如今芦笙舞文化的学习者尤其是年轻的学习者逐渐减少,现存的芦笙舞艺人不断进入到老年阶段,这就导致芦笙舞文化已经是面临着失传的风险,这种局面下就需要各方面的共同体努力,为芦笙舞文化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一、苗族芦笙舞文化的传承

(一)民间自发组织传统坡会。坡会是一种苗族地区的特殊节日,人们可以在这一天祭祀祖先或者交流情感,庆祝当年的丰收,在现阶段苗族的聚集地,往往是分布着大大小小规模不同的坡会,到了正月十三的这一天,相邻的乡镇就会聚集大量的苗族同胞,参与到芦笙坡会中,这个时候所有人就会参与到这个大型的活动中。而在芦笙场内,有着诸多的芦笙柱,这些芦笙柱就是苗族的祭坛。可以举行祭祀,为来年的风调雨顺祈福[1]

(二)政府主导下的现代节庆。为了促进芦笙舞文化的发扬,苗族地区的政府会举办现代节庆,政府如今对芦笙舞文化也是非常重视的,为了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促进当地的经济进步,芦笙舞文化可以在这些节庆中得到宣传。除了芦笙舞活动,其他的活动也是会出现在这些节庆中。包括对苗族服装以及食品的宣传,都是其中的重点[2] 二、芦笙舞文化的传承发展途径

(一)完善相关政策。现阶段来看,对芦笙舞文化这种传统文化实施保护,需要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芦笙舞文化已经成为国内的非遗,需要加强对芦笙舞文化的发扬以及传承。在国内各个苗族地区,都是要制定出相关的保护政策,对芦笙舞文化制定出完善的政策保障,并建立非遗保护区,向当地的人们普及芦笙舞文化的知识以及重要性,让人们意识到芦笙舞文化保护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的重要性,提升对芦笙舞文化学习以及保护的积极性。这样才能让芦笙舞文化当地更加完善保护以及传承[3]

(二)加强资金投入。芦笙舞文化主要面临的问题是人才的断层,如今年轻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对一些西方文化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对芦笙舞文化这种传统文化没有足够的学习热情。而分布在民间的一些芦笙舞文化艺人,其实都是进入到老年,这种情况下芦笙舞文化面临着失传的风险。政府需要加强在资金方面的支持,需要设立专门的保护资金,用来培育一些各个年龄段的芦笙舞文化学习者,让文化传承者的积极性更高,解决芦笙舞传承的后顾之忧。同时鼓励民间艺人不断创作出芦笙作品,加强对相关设施以及场地的建设。

(三)借助学校教育传承。学校教育是一种非常好的传承方式,如今的学校教育非常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包括小学音乐课上,强调对当地的一些本土资源进行利用,芦笙舞文化在苗族地区就是非常有代表性的民间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本土资源,进入到学校教育中,在当地的中小学可以开设相关的课程,或者是在音乐课上进行渗透。这样在教学中引入芦笙舞文化,可以让学生对芦笙舞文化加强了解,对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兴趣以及学习的欲望。另外就是学校可以组织一个蘆笙舞队,让学生可以建立这个团队,在演出技巧以及编排能力上进行提升,然后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对芦笙舞文化及进一步宣传和发扬。

(四)打造品牌效应。芦笙舞文化是国内的非遗,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为了让芦笙舞文化体现出一定的竞争力,可以打造出芦笙舞文化品牌,举办芦笙舞文化艺术节等。可以通过对芦笙舞文化的宣传,将其打造成著名的节庆品牌,对国内外的一些游客进行吸引,然后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芦笙舞文化,或者也可以用文学创作、影视作品以及舞台演出,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注意到芦笙舞文化,了解芦笙舞文化这种珍贵的文化艺术 总之,芦笙舞文化是一种苗族人民经过千百年的发展传承下来的文化形式,也是国内之一,现阶段对传统文化不断加强保护,政府在这方面投入的力度不断增强,芦笙舞文化面临着非常不利的传承局面,这种情况下,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强对芦笙舞文化的保护以及传承。

参考文献:

[1]陈芝均.对湘西侗族地区芦笙舞蹈的调查与思考——以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芦笙舞为对象[J].戏剧之家,2018,(10):111-112.

[2]张芷瑜,谭勇.夜郎乐舞遗珍:川南苗族芦笙舞的当代视域——以珙县罗渡苗族乡为例[J].四川戏剧,2015,(07):97-100.

[3]袁杰雄.洛特曼文化符号学视角下的舞蹈身体语言探析——以文山州马关县苗族芦笙舞蹈为个案[J].文山学院学报,20142704):10-14+3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445d06ea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5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