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陈平

2022-12-06 18:36: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陈平》,欢迎阅读!
关于,陈平

情牵陈平

陈平,笔名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英文名Echo,汉族,浙江舟山人,1943326日出生于重庆黄角桠。每次写名字时,都自作主张把中间那个字跳掉,偏叫自己陈平。曾就读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肄业曾留学欧洲,婚后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加纳利岛,并以当地的生活为背景,写出一连串脍炙人口的作品。1979年夫婿荷西·马利安·葛罗Jose Maria Quero Y Ruiz)潜水时意外丧生。三年后年回台,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14日去世.,年仅48岁。

其作品:《背影》《稻草人手记》《哭泣的骆驼》《梦里花落知多少(三毛)《闹学记》《倾城》《撒哈拉的故事》《三毛随笔《送你一匹马》《谈心》《万水千山走遍》《温柔的夜》《雨季不再来》《滚滚红尘》(剧本)

陈平的一生并不长,只有半辈子而已。但是,却影响了多少人,甚至,我想,将会影响更多人。为什么我的标题是“情牵陈平”而非“情牵三毛”?她既不是独自在外留学客居他乡的Echo,亦不是名声大振却为盛名所累的三毛,而是,那个最最平凡但并不普通并不是她自己口中丑小鸭的陈平——我只是想描述一个最本真的她,最真实的她。而这,可以从她对待爱情的态度看出,因此,“情”字之意,体现于文中,必不可少。

高中二年级,我从图书馆里借来厚厚的《三毛文集》,旋即爱上这个洒脱不羁的独特女子。陈平的爱情是颠簸的,起伏的。在她的初恋宣告失败后,她选择了她热爱的国家——西班牙:回台数年,未婚夫心脏病突发而死,她对爱情甚至婚姻绝望,从而再次踏上西班牙国土,但她凭着对爱情的一丝希望,接受了苦恋她痴等她六年的荷西——这个比他小了六七岁的真诚男子。两个惺惺相惜又特立独行的成年人,开始了他们短短六年的婚姻生活,演绎了一段传为佳话的传奇爱情。

说到这,不得不提的是她的《撒哈拉的故事》,这片只属于他们的沙漠,属于他们的独特浪漫。毋庸置疑,荷西是唯一一个最懂她的人。爱一个人,也许就是懂得欣赏对方的美吧。

他们互相欣赏着,于是,在常人觉得不可理喻的沙漠里,也一样快乐的生活。 他们的没有双方家长的沙漠中的婚礼; 他们的“白手成家”

他们用她“拾荒”建起的家园; 他们的沙漠小日子(《素人渔夫》

他们的因三毛烧菜手艺高超而诞生的沙漠中的“中国饭店”


他们的互相理解、扶持、但又独立的婚姻生活; 他们的需要相互融合的两家人; 他们的生离死别; „„

就像练琳理解的:“她的生存就是在爱情的依赖中生存,她需要有人能无条件地接受她,欣赏她,能细心入微的体贴她、呵护她。”而这个人,就是荷西!

就像“三毛”也是在沙漠里生活之后,她才为自己取名“三毛”,是荷西给予的。 就像荷西自己说的,三毛是她的“撒哈拉之心”。沙漠,是何其广大,而她,是他的沙漠之心。

世上没有人比得了荷西与三毛。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比翼鸟。他们一生契合相融。 是命运安排的一切吗?让三毛爱上自由热情的西班牙—— 于是,陈平为疗伤,远赴他乡;

于是,热情的西班牙男子爱上奔放洒脱的三毛;

于是,情殇后,陈平再次踏上被她称之为第二故乡的西班牙,再次回乡;

于是,不同国籍的有年龄差异的Echo与荷西结为连理,姐弟恋情,但同样男“耕”女织、风雨同舟。

只是,陈平辗转了好久好久。先是遇到只考虑自己未能顾及她的初恋男友舒凡,然后是几个异国男子,还有最让她作呕的爱情骗子,再是未婚夫德国教师,最后,终于遇到对的人,辗转数年,终于让她的感性让她的为爱而生得到彻底发挥,让这个名作家三毛为我们熟知并喜爱。

甚至可以说,是荷西造就了三毛,没有荷西,就没有后来的三毛!

荷西逝世后,陈平孀居至死。为什么?因为无人能代替荷西,没有人。心灵契合者,一生,遇一人,足矣!

此后的十二年,是名气牵扯着她,是害怕看到父母亲人因她而悲,是内心的勇气支撑着她,没有让她选择自杀。十二年后的新年第四天,她用一条咖啡色长丝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她自杀了三次,第三次终于如愿以偿,她终于可以陪伴荷西。唉,她又让荷西等了他两个六年。但是,在天上,终于又团圆了。

这仅仅只是一个人的爱情路途而已,但是,牵扯了多少为此扼腕的人?这条道路在陈平那里,牵成了一根细线,把我们紧紧相连。

有的人死了,但仍然活着„„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4ecfecb8f67c1cfad6b8af.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