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预算编制方法

2023-08-13 04:24:3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医院预算编制方法》,欢迎阅读!
编制,预算,医院,方法

医疗卫生机构年初编制的预算与年末决算据存在很大差距,有的高达50%以上,尤其是支出计划在执行过程中有明显的突破。一方面说明预算编制缺乏可靠性、合理性和完整性,另一方面也暴露了预算管理责任和约束力的不强,从而丧失了预算管理的积极作用。

1 预算的概念和内容

医院预算是指医院根据事业发展计划和任务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是对计划年度内医院财务收支规模、结构和资金来源运用渠道所作的预计,是计划年度内医院各项事业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在财务收支上的具体反映,是医院财务活动的基本依据。 按目财政管理和医院财务管理要求,医院应编制四部预算:一是财政补助收入预算;二是医院财务收支预算;三是基本建设项目预算;四是医疗设备政府集中招标采购预算。 四部预算的关系:医院财务收支预算是核心,其他三部预算是对财务收支预算的补充和细化。另外,四部预算报送的对象不同,第一部预算是报财政部门,第二部预算是报送卫生主管部门,第三部预算是报送发改委部门,第四部预算是报送政府集中招标采购管理部门。

2 医院预算的编制原则

由于医院预算在财务管理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医院必须重视和加强预算编制工作,按照一定原则合理编制预算。根据医院的特点和有关要求,医院编制预算应遵循以下原则。

2,1 政策性原则 要体现和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1]。现在编制预算的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医院财务制度》等。

2,2 可靠性原则 要做到稳妥可靠,量入出,收支平衡,略有 结余。对没有把握的收入项目和数据,不能打入收入预算,以避免利用部分收入安排支出,造成收支不平衡。必要的支出预算要打足,不能预留缺口[1]

2,3 合理性原则 医院编制预算要做到合理安排各项资金,尤其是要合理安排各项支出项目[1]预算支出有两部分必须优先予以保证,一是刚性支出,如人员工资、社会保障费用,对人和家庭补助支出。另一部分是满足医疗运营必不可少的支出,如药品、卫生材料,必要的设备购置等。

2,4 完整性原则 医院各项财务收支均要纳入预算进行管理,不得打埋伏和预算之外另留收支项[1]

2,5 统一性原则 在编制预算时,要按照国家统一设置的预算表格和统一的口径、程序和计算依据填列有关收支数字指标[1]

2,6 保证重点原则 坚持以支定支、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不得编制赤字预算[1]

3 预算编制前期工作 预算的编制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上报下达,而是科学的预测分析过程,在对历年数据进行加工、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医院目前和未来的内外部环境对医院发展建设的影响,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2]

3,1 要对上年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掌握财务收支和业务规律及有关资源的变化情况,科


学预测预算年度收支增减趋势,为编制年度预算奠定基础。

3,2 核实基本数字

核实基本数字是提高预算编制质量的前提,是编制预算的基础依据,如在职职工数、离退休人员数、门诊人次、病床数、病床使用率、出院人数、人均门诊收费、每床日收费等有关基本数字。

3,3 正确预算各因素对医院收支的影响 从外部环境来看,要分析预测国家卫生经济政策、医疗市场消费需求以及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等对医院收支的影响。从内部环境看,要分析医院自身发展计划对医院收支的影响,如人员、设备、技术力量、工作情况、新项目新技术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引进等。

4 编制预算的常用几种方法

编制预算的方法多种多样,应该根据医院自身的实际情况,业务特点针对不同预算项目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预算编制,尤其应该注意各种方法的结合应用。

4,1 固定预算 是指以预算期内某一固定业务量水平为基础来编制该业务量相关的各个预算项目的预算。如人员经费、社会保障费用等参照上年执行数编制下年预算数。种方法优点:过程简单、易理解、易掌握、省时省力。缺点是它虽然保留了上年度预算的合理性,但同时也易将上年度经费开支不合理,社会保障费用少缴等种种弊端延续到新年度财务预算中,这就大大削弱了财务预算的科学性。

4,2 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不再是只适应一个业务量水平的一个预算,而是能够随业务量水平的变动作机动调整的一组预算。按成本习性的要求,将一切费用分为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在一定范围内,固定费用保持不变,变动费用则随业务量的增长而成正比例变化。因此,在编制弹性预算时,只需将变动费用部分按业务量的变动加以调整即可。 假设工作量增长15%人员经费、设备折旧费等固定费用不会发生变化,但药品、卫生材料等变动费用会同比例增加。

4,3 增量预算 以基期预算项目实际发生数为基础增加或减少一个幅度来编制预算期各个预算项目的预算数。如预算期门诊工作量增幅20%,则预算期门诊收入=上年门诊收入×120%,这种方法具有简单操作的优点,但是,不能反映门诊收入增加是受工作量的变动,还是受收费标准变化的影响,会使预算的编制变的粗糙不细致,最终导致预算管理减效或失败。

4,4 零基预算 它是指对某一个预算项目进行预算编制时,根据该预算项目在预算期内的实际需要和现实的可行性,以零为起点(而不是以前期的实际执行结果为基点)来合理确定该预算项目预算数的一种预算方法,也是目前较为倡导的一种方法。 零基预算采用的是一种较典型的以上下结合式预算编制程序,充分体现了群策群力的精神,既能促使人们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又能迫使人们精打细算,从而提高卫生资源的使用效率。 缺点:从零开始对预算项目的发生数进行观察、分析和确定,花费时间和精力较大,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容易引起部门之间的矛盾。

5 预算编制流程

预算编制工作是一项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时间性强、操作复杂的工作。应按照“上下结合、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928b6bab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1.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