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起源

2023-02-27 08:04:17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字的起源》,欢迎阅读!
汉字,起源

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

一、建立汉字起源假说的原则和依据

1:原始汉字处于什么状态就算已经产生了?

考古学家们认为,只要发现了一种有标示作用的符号,就可以确定为汉字起源的初阶断。

文字学家们认为,文字是一种记录语言的符号,原始的标记符号必须脱离了任意绘形、任意理解的阶段,产生了一批具有约定的意义、可以记录语言中的词──也就是有了固定读音──的单字,并且可以开始进行字料的积累的时候,才能算已经产生了。 产生条件

1:社会发展的条件

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生产组织进一步严密,居住点与政治中心的确立,才使口语的局限变得日益突出,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文字才不得不发展起来。 2:文字发展本身的条件

文字正式产生以前,必须有一批可以书写、可以传递的图画或符号,可以用来演变为字符,有了这些可以称作“前文字现象”的材料为基础,才有创造文字的可能。

我们综合考古学家和文字学家的看法,在讨论汉字起源问题时,取一个时间上线与下线的幅度。这个幅度或许会有一两千年,但这对于人类的发展来说,仍然是十分短暂的。

2:汉字究竟何时起源?起源时的情况如何?是根据以下四种材料来进行推断的: 1)根据世界文字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推断;

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变化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尤其是受社会关于书面记录和交际需求量和文字承载量的制约,这是世界文字发展的普遍规律。

首先可以用来传递信息的是具有记号性质的实物。用实物表示信息的方法极其丰富多彩,有结绳、结珠、编贝、堆土等。

实物记事下来就是契刻记事。图画用于传递信息,是文字的源头。通过信息传递的多次重复,使某一绘形与某一意义建立了固定的联系,形意关系带有了约定性,这才有了文字画的性质。文字画具有的形意关系,不是与语言对应的,而是超语言的。也就是说,这些符号可识而不可读。文字画发展为早期象形文字,最主要的变化,在于它直接成为语言的符号,变得可识可读。

2)参考对历史有折射反映的神话传说;

3)根据仅有的与汉字起源有关的书面文献记载; 4)根据已经发掘出的与汉字起源有关的考古资料。 二:关于汉字起源的几种说法

结绳说 《周易〃系辞下传》中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 汉朝郑玄的《周易注》中记载:“古者无文字,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评价 优势:这种形式是促进文字产生的条件之一。

局限:结绳只起帮助记忆的作用,不能算是文字;结绳的可区别性很低,只能用结大结小来表示大事小事,记录功能很脆弱,所以它只适用于小范围的、短时间的交流、记忆。 刻契说 汉朝刘熙在《释名〃释书契》中说:“契,刻也,刻识其数也。 《列子〃说符》“宋人有游于道,得人遗契者,归而藏之,密数其齿,告邻人曰,吾富可待矣。 评价:优势:契刻的这种形式却很可能是最早的文字书写形式之一;相比结绳,更具优势。 局限:通过对木契上的简单刻画,与结绳相似,只起帮助记忆的作用,还不能算是文字。 仓颉造字说 《论衡》“仓颉四目。 《淮南子》“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参考价值:首先,这种传说把结绳与仓颉造字衔接起来,认为在“庶业其繁”以后,结绳无法适应更多、更快地记录、传递信息的需要,人们必须探索新的方式,创造更多的相互区别的符号,来记录更多的信息。

其次,传说仓颉是黄帝的史官,也是有道理的。文字产生在国家形成过程中,首先是政事往来的需要。所以,汉字形成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是与文字有密切关系的巫史。 关于汉字起源的其它说法: 八卦说

图画说 文字画


文字画是由由原始绘画向文字发展的一种过渡状态。 文字画是通过画面表达画者的思想意图的。 文字画具有辅助记事和交际的作用。

文字画还是画,而不是文字。因为它没有跟语言发生直接的对应关系,没有固定的读音,看画的人可以用各自的语言去解读。 图画文字

图画文字是文字的雏形,或者称作原始文字。它与有声语言有直接联系,记录了语言中词的声音和意义。 起一成文 (无事实根据,只是一种玄想。 三:考古材料的印证

西安半坡遗址(属于仰韶文化,距今6800-6300年)出土彩陶上的花纹和图形

青海乐都县柳湾墓地(属于马家窑文化,距今5000-4000年)出土器物上的描画符号 龙山文化遗址(距今约4350-3950年) 良渚文化遗址(距今4700-5300年)

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属于大汶口文化,距今4500-5000年)出土陶器上的象形符号

大汶口文化遗址的象形符号与后来的文字一脉相承,是汉字的远祖;已是经过统一整理的文字。 四:汉字的源头

图形符号、刻划符号都是汉字的源头。

汉字主要是由图形符号产生,小部分源于刻划符号。

图形记事符号演变为象形字、会意字;刻划符号演变为指事字。 五、汉字产生和形成体系的年代

夏王朝有完整的世系传下来,足以证明夏时已有成体系的文字。文字的发生,总远在夏以前。

汉字产生于原始社会晚期,距今6000年左右;汉字形成较完整的体系,当在夏代中后期,距今4000年左右。 六:汉字的自源性质

借源文字 借用或参照其它文字的形体或系统而建立的文字。 如日文、英文、法文。

自源文字 从文字产生开始就独立发展的文字,在文字的形状和体系上是自己独创的,历史较悠久。

如汉字、苏美尔楔形文字、玛雅文字。

第二节 漢字形體的演變 古文字和今文字:

秦以前的文字属于古文字的范畴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和小篆; 秦以后的文字属于今文字范畴包括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在汉字史上,汉字形体发生过两次重大的变化: 一次是小篆到隶书;一次是隶书到楷书。

一、甲骨文 殷商时期人们刻写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是考古发现的人们能够辨识出的最古老的汉字。 内容是商代统治者占卜的记录,因此又称为卜辞贞卜文字。因文字是用刀刻写的,所以又叫刻辞刻文。其出土地在殷墟,所以又叫殷虚文字

甲骨文的特点: (一)以象形字爲基礎,帶有較強的圖畫性。 甲骨文以象形、會意居多,形聲字只占27%右。尤其在早期甲骨文中,有些象形字的寫實性很強,形象逼真。例如:

(二)形體結構沒有完全定型。 同一個字可以有多種寫法,異體字很多。有些字的結構成分多少不確定;有些字構成成分不確定;有些字書寫的方向不固定。

(三)存在不少合文。 合文形式上像一個字,實際上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合寫在一起,代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詞或語素。 (四)書寫行款無定式。 甲骨文的行款雖以豎行爲原則,但或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無固定式樣。 (五)筆畫多爲細瘦的直筆。 這一特點與書寫的工具密切相關。

二、金文;金文是鑄造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又叫做铭文。金文最早見於商朝後期,一直延續到戰國,西周是其全盛期。 金文的特點:

(一)以象形、會意爲主,象形字的形象性仍很強。但形聲字明顯增加,已占60%左右。

(二)與甲骨文相比,金文的異體字、合文大爲減少,偏旁趨於穩定,行款也漸趨固定,基本上都是從右向左書寫。 (三)筆畫豐滿圓潤,無勾廓現象。 金文與甲骨文的不同特點可以從下面各字的比較中清楚地看出來:

金文到西周後期及春秋時期,在形體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最顯著的是線條化和平直化。 所謂線條化,指粗筆變細,方形圓形的團塊爲線條所代替等現象;

所謂平直化,就是原先曲折象形的線條被拉平,不相連的線條被連成一筆等等。這些變化使得漢字的象形程度明顯降低,而符號化程度明顯增強。例如: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9d900d52ea551810a6878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