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的色彩艺术特点与美学特征研究

2022-11-03 19:19:13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唐三彩的色彩艺术特点与美学特征研究》,欢迎阅读!
唐三彩,美学,特征,色彩,特点

唐三彩的色彩艺术特点与美学特征研究

要:唐三彩是我国唐代文明的主要代表,唐三彩虽然流行的时间较短,但是其对我国文化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围绕唐三彩的色彩艺术特点与美学特征展开详细探讨,以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唐三彩;色彩艺术特点;美学特征 1 唐三彩的由来及演变

三彩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低温釉陶器,白色黏土是三彩的主要胎料,着色剂采用含有铜、铁、钻、锰等多种元素的矿物质且釉色较多,如深绿、浅绿、白、褐、黄等。其中黄、绿、褐是其基本釉色,因此其也被人们称之为三彩。在日后的发展中,釉色越来越多,但是因为汉语当中的“三”也泛指多的意思,故而“三彩”这一词汇一直沿用至今。三彩一方面展示了中国画的意蕴,另一方面也展现出了古人良好的雕塑技法,所以三彩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如今,文物部门将三彩器均统称为三彩,其具体年代则要另外叙述。本文重点论述的唐三彩只是其中之一。唐三彩就是唐代的三彩工艺,也就是公元618年至公元907烧制而成的三彩器物。 2 唐三彩的色彩艺术特点

在唐三彩的艺术风格中,其充分结合了染织特色,在陶器上展现了五彩缤纷的视觉效果,染织对唐三彩的釉色有着十分显著的影响,进而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唐三彩中的蜡染工艺是以染织技术工艺当中的蜡染发展改良形成的一种技法。其使用毛笔蘸取蜡液,于陶坯体上绘制图案,然后完成着色上釉。又由于有蜡的坯体不会上色,不同的器物呈现了不同的视觉效果。唐三彩不仅模仿了染织工艺的方法和视觉效果,而且其也学习借鉴了诸多染织的斑点花卉图案,而这也成为唐三彩十分典型的装饰特色。 3 唐三彩的美学特征分析 3.1 多种多样的釉色

唐三彩的釉色众多,陶艺匠人在制作唐三彩的过程中大范围应用白、黄、绿作为陶坯着色主要用色,为了提升其质感和观赏性,也会适度辅以蓝色和褐色作为装饰和点缀。唐代的陶艺匠人具有较强的工匠精神,同时在唐三彩的制作方面不断发展创新。施釉的过程中,匠人们逐渐研究出交叉着色的施釉技巧,通过对该上釉技巧的应用,使陶器在高温烧制后,陶制品呈现出了不同的色彩。另外,其可打造成重复色、原始色和混合色等不同形式,因此唐三彩在色彩上也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多样性。

唐三彩是一种典型的低温釉陶器,着色剂主要采用含有铁、锰、钴等元素的矿物质釉料。与此同时,在釉中加入大量的炼铅熔碴和铅灰,并保证其充分熔化,在800℃的高温条件下烧制而成。在烧制时,釉汁也会逐渐氧化,并且向周围不断流动。所以,不同色彩的釉料相互融合后便形成了不同的色彩。


3.2 形态各异的外观造型

考古资料明确记载,唐三彩陶器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其分别为宫廷人物、常见动物和生活器物。其中,宫廷人物俑中包含了文官、天王、仕女和武士等,以上人物的着装和造型以及个性特征均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更加全面逼真地还原了社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服饰特点。动物俑以牛、马、狮子和骆驼居多,并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造型生动传神。生活器物俑中的类型也相对较多,如炊具、建筑模型、文具和酌酒器等。

再者,人物俑当中最为常见的是仕女俑,其也是能够最为全面和突出地展现唐三彩艺术特征的雕塑艺术形式之一。仕女俑的造型十分丰腴,体态相对饱满,发髻形式各异,而且着装的花色也各有不同。另外,三彩女俑充分融合了圆雕、浮雕、线刻、釉色,结合唐代不同类型的宫廷女性地位,展现出仕女的不同性格特征。乐俑也有着十分显著的特征,其主要为群俑形式,其面部表情丰富,体态和姿态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有的站在驼背上,有的骑在驼背上,有的手拿多种吹弹乐器,载歌载舞。

如今,马是一种十分普通的动物,但是在古代马的社会地位极高。在古代的社会生活中,马是人们主要的交通运输工具,战场上,马也是制敌的重要工具。所以,唐三彩中的马俑制品随处可见。马俑形态万千,有的岿然不动,有的大步向前,有的埋头进食,这种打造手法也真正地实现了动静结合,进而为人们营造一种生动逼真的视觉体验。 3.3 形态饱满且圆润

唐代的审美观念与前代的审美观念有所不同,唐代崇尚豐腴美,这种审美价值也体现在了唐三彩的创作中,唐三彩形体十分饱满,同时造型非常圆润,除了人物俑、动物俑,很多器物俑也表现出了上述特征。比如,酒器和饮食器等均可呈现上述特征。庭院、水池、假山等也具有显著的丰腴圆润的特征。唐三彩当中的动物俑和人物俑比例十分和谐,线条十分流畅自然,武士俑形象十分健硕和骁勇。不仅如此,古人在创作中十分重视马俑的颈项、胸肌和臀肌,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仔细刻画,让其更加生动和饱满,进而更好地展现出马的形体特征。 4 结语

本文主要分析了唐三彩的由来与发展,阐述了唐三彩的艺术特点及美学特征。从上述内容中我们不难发现,唐三彩发展中十分重视自然特征,其灵感来源于自然。唐三彩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我国古代社会发展中十分重要的哲学思想,值得世人大力推广与传播。

参考文献:

[1] 汤爽.唐代仕女画服饰绘画语言之独特性探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708. [2] 姚婷婷.从唐三彩看“造乎自然”的艺术[J].美与时代(上),201601.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5dd31a4d3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7.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