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民俗吃鱼规矩

2022-03-30 09:53:32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乳山民俗吃鱼规矩》,欢迎阅读!
乳山,民俗,规矩

乳山吃鱼喝酒的说道

乳山无鱼不成席,盘鱼的说道很多。“鱼”与“裕”“余”等字谐音,富足宽裕、吉庆有余是人们所追求的;鱼味腥,“腥”与“醒”同音,早上醒来旭日东升、病后醒来健康恢复,“醒”是个吉利词。鱼鳞圆圆的,古代铜钱是圆形的,亲朋相聚是团圆的,因而,番禺得是有鳞的。这都契合了人 们口彩、祈福祉的心理。富裕才能宴宾,健康才能团圆,可见人们把美好的祝愿融入盘鱼中。这也直接导致了对盘鱼品种的讲究,无鳞的鱼, 像没有穿衣服,俗称“光着”,光不好,会让人联想到光蛋、光棍等。盘鱼的种类,最名贵的是红磷加吉,再依次是黄花鱼、铜鱼、鲈鱼、鲞鱼、梭鱼。旧时乳山很少有人吃淡水鱼,20世纪80年代之后,鲤鱼、鲢鱼、草鱼开始做盘鱼。

在乳山,上鱼也是有讲究的。上盘鱼要头朝北、肚朝客,这是指在正房地上坐席。说得好懂一点,就是鱼头冲着后瞅席,鱼肚朝向一、三席。这种定向,在做鱼的时候就定好了。鱼身贴盘底的一面,只划两三道纵向刀口;鱼身朝上的一面,纵横划口都有,形成了“井”字格形刀花。20世纪50年代前,沿海人绝对不准把盘鱼翻过来吃,底面是留给上锅自的人,即正在忙着炒菜做饭的女人们。20世纪50年代后,席上开始吃盘鱼的底面,但注意事项却很多,翻动盘鱼只能是陪客的人,客人不能翻鱼。把鱼翻过来,要说划过来,因为这均隐含船翻之象。

境内素有“劝酒不劝饭”之说,人们认为饭吃多了难受,酒多点却是愉悦的。而吃鱼又是劝酒最烈之时。如果说整场宴会是首欢乐的曲子,那么盘鱼上来就奏响了主旋律、进入了高音区。吃盘鱼时,主、副陪要使出浑身解数,极尽劝酒之能事。吃鱼有两道陪酒的方案,第一套方案是,必须先干三杯,然后头三尾四、腹五背六,这21杯下肚后,既照顾到了全桌,又把客人陪得差不多了陪客人的任务也就体面地完成了任务。如果客人还能喝,再启动第二套方案,即再来个四平八稳、十二周全,这套方案一经使用,可以想象得到场面是如何的热闹。过去即使用三钱的酒杯,能走下这两道程序的客人也是少数。这些陪客之道是约定俗成的,智慧而文明,表现出东道主尽心尽力,礼数周全。

说喝酒,不能不说酒杯,与菜数的讲究不同,酒杯盛酒的重量是奇数,奇数为阳。水呈阴柔之象,但酒后脸儿通红、话儿增多,酒乃阴中之阳也。为了活跃气氛,陪客人往往还会采取一些游戏式的小办法,比如划拳、行酒令等喝酒助兴法。20世纪90年代后又兴“说个话儿”敬酒的人要有敬酒词,把发财、健康、升官好心情等词,结合在场的人加以渲染,那股吉利劲儿,致使对方不好意思不喝,劝客人喝时,主副陪要“舍命陪君子”跟着同干。有些家庭还有陪客预备队,一旦两陪都醉了,第二梯队上。就这样,劝来劝去,往往鱼在桌上,人在桌下,好多人没能等到动筷吃鱼的时候,就醉趴下了。醉了的人往往辩解说“我喝的不是酒而喝的是情分”,此话有一定的道理。酒席文化在乳山地域文化中,是较有特色的一个方面。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0edcbd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02.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