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2-12-22 17:43:11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欢迎阅读!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对策,存在,问题

浅谈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中存有的问题及对策

近几年来,我市中小学校的领导及财会人员通过学习《会计法》和《中小学财务管理度》《中小学会计制度》等,会计人员素质有了很大提升,对规范中小学校的会计行为,增财务管理,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促动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同时我们发现中小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仍存有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一、中小学财务管理中存有的问题及原因

因为中小学财务工作长期以来,经费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近几年来,学校虽有所创收,仍由各级财政控制拨付,个别学校领导及财会人员对《会计法》学习理解不深、不透,对会计工作还有一些片面、模糊的理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中小学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理解不足,分不清领导和财会人员在学校财务管理中所行使的职责,认为会计工作不过是记记帐、算算帐、发发工资、办办报销,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会计人员只要记好帐、管好钱就行了。

2有个别学校重业务,轻管理;重国家投入,轻自身管理;重钱的管理,轻物的管理。 认为会计工作是总务处及会计人员的事,自己只要抓好教学,提升升学率就行了,对财务工 作近乎放弃管理。

3虽说都是中小学校规模、大小不一样,工作任务、工作量不一样,但不管规模大小, 一般都只设两个会计岗位。规模大的单位,会计人员成天忙于事务性工作,无时间学习业务 和理论,更无精力分析研究学校的资金使用及核算。规模小的单位财会人员又不固定,常常 把一些无《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教学人员兼任会计工作,造成业务生疏,对每年的财务报 表也是敷衍了事,对资金的管理、资产的购入、领用、报废等常常出现手续不全,固定资产 有时也不入帐,容易造成财务管理混乱。

4缺乏应有的监督管理机制,约束无力。因为一些单位会计工作不被重视,会计的职能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少数单位民主理财制度未能得到落实,财务开支无计划,盲目性、随意性比较大,相互牵制的财务管理岗位之间缺位、越位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资金开支和投向不合理以及不应有的浪费。

5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业务素质不高。因为后勤财务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 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但很多单位对财务管理人员重使用、轻培养,主动关心少,致使财务 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爱岗敬业精神差,造成会计秩序混乱,会计控制信息失真,加之有的 财务人员由教学一线来的老师担任,没有系统的专业知识,又不注重学习,未能即时掌握新的规章制度,造成管理不到位,总存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因为上述原因,使中小学的货币资金和非货币性资产使用效率相对较低,这样势必加重学校的负担。所以,如何增强中小学各项资产的核算和管理,进一步筹措办学资金,合理配置资源,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是中小学财务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具体对策

1认真学习贯彻《会计法》和《中小学财务制度》

新的《会计法》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中存有的问题,对原《会计法》实行了重大修改,是对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完善,对规范会计工作行为,维护会计工作秩序,促动经济发展必然产生重大影响。《中小学财务管理制度》作为中小学财务活动的行为规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系统性。能否贯彻落实好,这与国家的相关政策,如收入与分配政策、收费政策等,以及其他相关制度如会计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紧密相关。所以,首先必须认真学习,深刻理解,掌握会计法律、法规、制度,结合本单位经济业务需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并按照规定办理会计事务,实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制止和纠正违反会计制度的不正之风。另外,还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向领导、向群众、向社会宣传《会计


法》和《中小学财务制度》的内容和准则,宣传实施的重大意义。

2准确处理领导与财会人员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 《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个规定明确了单位领导是本单位会计工作的责任主体,所以,单位领导理应增强内部管理,指导督促相关部门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内部控制制制度和其它基础管理制度,明确会计工作与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工作规程和纪律要求,这是“硬性”规定,客观上规范着会计人员及其当事人的工作行为。《会计法》第五条又规定:“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实行会计核算,施行会计监督”。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要承担者,理应以《会计法》《中小学财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准绳,摆正自己的位置,当好参谋不越位,在单位负责人的领导下,履行职业道德,靠“软性”的约束、理念来做好会计工作。上述“硬性”的规定和“软性”的约束,二者应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这样对于提升中小学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条件的地方,育主管部门能够定期组织会计人员校际轮岗。

3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法》中明确提出了单位实施内部会计监督的要求,这充分体现了内部会计控制的本质。以此为依据,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作为《会计法》的配套规章。对于中小学来说,作为一个会计单位,自然应该按照《会计法》及其配套要求,增强内部会计控制和管理。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最首要、最基本的内控目标,是保障内控制度实施的第一道防线,而会计核算和内部会计控制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没有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会计核算的质量就难以得到保证,内部控制制度就无从谈起。而会计控制理应涵盖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它有力地保证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实行有效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内部会计控制,使内部控制制度在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的基础上得到有效的质量保证。所以,增强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和管理,约束单位内部涉及会计工作及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能拥有超内部控制的权力。所以实行内部控制制度是落实《会计法》的具体措施。

4.切实增强中小学财务工作的内部管理

要针对中小学财务管理的薄弱问题组织相关专家、学者认真研究教育工作中的经济活动,制定相对应的标准、定额和方法,夯实教育资金管理的基础。在管理上,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方法,结合我国实际,改进我们的管理方式,具体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管理方式: 一是部门预算管理。即按零基预算编制方法,科学地制定定额和全年开支标准,并加以实施,这样不但能够科学地测算资金需求量,以促使各级政府增加投入,而且还能通过确定的额度分配资金,合理把握教育资金的序时投入数量,保证中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实行; 二是目标管理。即一定时期确定学校发展的一定目标,按照目标筹措、分配、使用资金,引导教育资金的合理流向和合理使用,保证教育发展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的实现;

三是项目管理。即通过适当方式,集中部分财力,集中用于制约全局的某个项目的建设,以带动和促动学校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发展。

5.增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注重培养复合性人才会计基础工作是财务管理的基本环节。要按照《会计法》和《中小学财务制度》的规定建立会计帐册,实行会计核算,即时提供合法、真实、准确、完整的会计信息。绝不允许虚构经济业务事项,设账外账,随意改变会计确认标准或计量方法等常见的做假账行为的发生。因为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现代 管理对会计科学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管理人员知识得到更新、充实和发展。对新上任会计应实行上岗前的培训,为其提供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财会人员爱岗敬业、自强不息,努力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25332ced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48.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