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八大因素

2022-12-05 09:22:18   第一文档网     [ 字体: ] [ 阅读: ] [ 文档下载 ]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QQ:admin处理,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文档网# 导语】以下是®第一文档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八大因素》,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八大,效率,因素,影响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八大因素

1 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什么是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

有效教学时间

100%

实际教学时间

这表明,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越大,课堂教学效率越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在有限的45分钟内,以师生必要的精力消耗,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实际收益。 2.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八大因素

教材、教师、学生是教学的三大要素。我们的课堂教学通常以“课”的形式,通过特定的场所、特定的手段、特定的时间等凭借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学凭借是教学的第四要素。教学中只要对教学四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驾驭其动态变化的规律,并采取相应的应变措施,就有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的四大基本要索又分解成:点、量、度、序、法、情、时、率等八个具体要素。这些要素分别与课堂教学内容(点、量)、课堂教学形式(度、序、法、情、时)、课堂教学效率(率)相对应。这些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个要素:点,即教学点。任何一堂课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点,并且每个教学点必须有具体清晰可操作的教学目标。教学点缺漏或者模糊,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率。教学点的确定,必须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基础精心设计。教学点又具体分成三点:一是知识点。知识点是课堂教学的根本点,它又是围绕技能的结合点,教学中应强化重点,突破难点;二是能力点,主要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三是非智力因素点。以上各点必须明确、到位。

第二个要素:量,即教学容量。课堂教学容量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常数。量过大,学生受不了;量过小,学生吃不饱。因此,在考虑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随时调控教学容量。一是授出量,即教师输出的信息量应围绕重点加以取舍,以保证重点信息足够的教学时间;二是训练量,即学生接受训练的量,必须围绕重点设计训练的内容和形式,注意典型性、类型性,避免简单重复;三是活动量,即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活动量,包括师生、生生的多边活动。

第三个要素:度,课堂教学要体现大纲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现实水平。一是程度,教学内容的难易度、深广度、灵活度,以及教学层次的梯度和师生双边活动的结合程度等。二是密度,容量大则密度大,努力做到疏密适度。三是速度,教学点难而学生不易接受,速度应该放慢;反之,则应加快。教学过程应该快慢相间,要作“变速运动”。

我们有的数学教师,教学效率之所以低,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适量的教学内容教学容量偏少,一节课,有效教学时间10l5分钟,其余时间都让废话或无效的练习所占据。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改掉过去那种松散拖沓的信息量少的弊端,增大课堂教学容量,在有限的45分钟内尽量让学生多学一点东西。


第四个要素:序,即教学程序。一是知识技能的固有序列。知识点的任何缺漏、颠倒、重复都将影响学生认知的整个智能体系。二是学生的认知程序,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一般,由知识到能力。三是课堂的结构程序,即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相应的课堂教学环节。

第五个要素:法,即教学方法,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 一是进行认知活动的方法。比如,学习“有理数的乘法”时,我们可以把自己扮演成自己还处在远古时代,“有理数的乘法”还是一个陌生的课题,作为一个数学科学家,自己正带领学生小分队开始研究它、探索它。试想,这时的你和你的学生,会如何思索?当然,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将数学教育现实变成历史的过去,但我们可以从中获得很好的借鉴-----我们可以让学生再经历、再创造,以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二是进行技能活动的方法。比如,学习“从买布问题说起”,我们就是要学习“利用方程这个工具或说这个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这种技能,一开始我们最好不要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几个实际问题”,而应该以问题作为任务对象,大家群策群力,交流互动,研究探讨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研究的结果才是利用方程这个工具。如此,以后遇到问题时,学生就有了自己探索问题方法途径的经历和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如何列方程”又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说它重要,因为它是本节课的第一道门槛 ,说它困难,它需要学生的一定的读题能力和一定的技巧技巧,比如遇到未知数设字母,遇到求值列方程。 三是进行情感活动的方法。

第六个要素:情,即课堂氛围。一是教学内容所要求的教学情境。二是情感,即心理反应,是特定教学内容和情境所引发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反应,我们应该带着一定的情感教学。三是情绪,即心理状态,是师生参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保证。

第七个要素:时,即教学时间。一是时间的分配。开课阶段承上启下5分钟,结课阶段画龙点睛5分钟,进行阶段35分钟,其中讲解15分钟,训练15分钟,强化巩固5分钟。两个15分钟最为关键。二是时段之间的衔接,要求过渡自然。三是时段的效率,要减少无谓的消耗。

第八个要素:率,即教学效率。一看教学时间利用率是否有75%-85%的时间得到利用;二看课堂发动率是否有75%-85%的学生得到发动;三看教师输出信息的接受率是否有75%-85%被学生接受,使多数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习的重要内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较大的收益,得到应有的发展;四看教学目标达成率是否75%-85%的达成。大于这个区间为优,位于这个区间为良,小于这个区间为差。 综上八个课堂教学要素,前七个要素是第八个要素的因,第八个要素是前七个要素的果。因此,希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点、量、度、序、法、情、时”,只有这样,才能最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来源:https://www.dywdw.cn/c63ca6ab284ac850ac024200.html

相关推荐
推荐阅读